文档详情

通过激素调节一轮复习_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6-12-06约5.65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2、调节方式 (1)激素调节 1)激素调节(直接):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降低血糖的激素有胰岛素 2)神经调节(间接)。 (2)生理意义:保证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 人体健康 1、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CO2和其他调节因子)通过体液运输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一)体温恒定的调节 1.体温的平衡: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动态平衡。 2.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体温感受中枢:大脑皮层。 3.感受器为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和温觉感受器。 4.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5.体温调节的图解: (1)体温调节的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2)“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是增加产热的有效途径。 (3)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二)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分析 ①下丘脑的部分神经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 ②水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下丘脑能够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变化,有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③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作用是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④如果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常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出现多尿,每日尿量可达 10 L 以上,称为垂体性尿崩症。 ⑤人体内水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 4.(2011·北京卷,5)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4.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 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 4.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 (1)图示如下 (2)下丘脑功能总结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如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3.(2012·岳阳模拟)下列不属于下丘脑功能的一项是(  ) A.参与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 B.感受渗透压变化 C.合成抗利尿激素 D.分泌促胰岛素释放激素 【解析】 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没有促胰岛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 【答案】 D 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 C.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胰高血糖素 D.d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 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考查内容: 血糖调节的过程及平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1.促胰液素的发现 神经反射 (1)沃泰默的研究:坚持促进胰液分泌是一个①__________过程。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研究:证明②___________促进胰液分泌 促胰液素 盐酸 神经反射 (3)巴甫洛夫的研究:曾认为③_______导致胰液分泌属于 ④__________;后来认同斯他林和贝利斯的结论。 考点 2、激素、激素调节 ①概念(激素)由内分泌腺(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激素调节)由内分泌腺(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方式。 ②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 ③方式:反馈调节,分正、负反馈调节两类。激素之间的关系有两类: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