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8-01约1.4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能力的评价。在大学生阶段,自我效能感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个体在多个领域中的成功和成就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影响机制,对于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学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揭示其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影响机制。具体来说,其研究目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分析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理论框架; (2)调查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和影响因素,探讨其影响机制; (3)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研究对象为某市多所大学的学生。通过文献综述、专家咨询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初步确定可能影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编制相应的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涵盖了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各个方面,包括心理状态、学习习惯、社会支持、自我评价、性别等,共计35个问题。采用5点量表进行打分,分别代表“完全赞同”、“赞同”、“中立”、“不赞同”、“完全不赞同”等,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高。 四、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揭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探究其影响机制,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成果将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探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 (2)揭示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3)提出促进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高的策略和建议。 五、研究进度安排 本研究计划于2021年5月开始,预计在2021年9月前完成。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5月-6月:文献综述、调查工具设计、样本筛选和问卷试问; (2)7月-8月:数据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 (3)9月:研究报告撰写和修订。 六、参考文献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Zhu, X., Du, Y., Li, Z. (201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burnout and self-efficac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 cross-lagged panel model.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4(5), 671-681. Li, J., Li, Y., Li, X. (2020).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self-efficac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BMC Psychiatry, 20(1), 1-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