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同步教学说课稿与说课稿(人教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同步教学说课稿与说课稿(人教部编版).docx

发布:2025-01-24约3.1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同步教学说课稿与说课稿(人教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同步教学说课稿与说课稿(人教部编版)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民族大团结》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本节课内容与我国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紧密相连,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特点。

②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意义。

②掌握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①采用讲授法,系统介绍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民族政策。

②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体现。

③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作用。

2.教学手段

①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各民族的图片和视频,增强直观感受。

②使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问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③通过网络资源提供更多背景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关于各民族的介绍、民族政策的文档),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民族大团结的主题,设计问题如“列举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及其特色”、“简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的预习反馈功能,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根据要求,阅读预习资料,了解各民族的基本情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平台,教师进行初步评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进行预习资源的共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民族风情的图片或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效果。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

解答疑问: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提问与讨论:学生对不理解的内容提出问题,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帮助学生系统理解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通过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政策,掌握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民族团结相关的写作或研究作业。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相关书籍、网站链接等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拓展学习:利用提供的资源,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升学习能力。

作用与目的:

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民族分布与特点:介绍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以及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风俗和传统节日,如藏族的藏历年、回族的古尔邦节、汉族的春节等。

(2)民族政策与制度:详细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背景、实施原则和具体内容,以及该制度对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作用。

(3)民族团结案例:收集国内外关于民族团结的典型事例,如“西藏和平解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4)民族风情与艺术:介绍各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唐卡、维吾尔族的舞蹈等,以及各民族的服饰、建筑等特色。

(5)民族文学作品:推荐一些反映民族生活的文学作品,如《草原》、《穆斯林的葬礼》等,帮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2.拓展建议

(1)组织学生参观民族文化展览,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

(2)鼓励学生参加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与各民族的同学交流,增进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