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在门急诊的应用和误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抗菌药物在门急诊使用非常频繁; 多用于呼吸道、尿路等常见感染; 看似容易,错误观念和做法多见; 是今年抗菌药物管理重点; 患者分层与治疗 门急诊的理想抗菌药物 门急诊常见感染的诊治误区 在患者分层基础上,根据流行病学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及敏感性选用药物; 建立在概率权衡上,保证有效概率常常以选 用广谱、强效抗菌药; 门、急诊常常选择经验治疗: 培养结果未出或培养阴性; 病原谱窄、药敏可推测时的选择; 经济考虑; 根据细菌培养、药敏选择药物; 理想之选:更为安全、有效和经济; 更少或更窄谱药物; 更合理剂量和疗程; 更安全、有效和经济; 医院感染、重症社区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等)应力争病原治疗;病原体种类和MIC决定了抗生素的选择、剂量和疗程。 一些培养结果的可靠性值得怀疑; 心内膜炎抗生素选择(指南) 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者的常见致病菌) ①苯唑西林(oxacillin,新青Ⅱ号) ②如青霉素过敏或无效者,用头孢唑林 ③如青霉素或头孢素无效者,可用万古霉素 草绿色链球菌(亚急性者的常见致病菌) 首选penicillin,1200万u-1800万u/d,4-6周,可加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 penicillin过敏者选择头孢三嗪 真菌感染 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 根据相关权威指南,对患者分层(感染部位,医院或社区,年龄,危险因素,严重程度,用药史等); 分层推断可能的病原体与耐药性; 通过分层控制风险,决定医疗资源的动员程度: 检查项目多寡; 抗感染方案抗菌谱; 治疗场所(门诊、住院与ICU); 门、急诊可供决策时间短,可动用资源少,医生常为单兵作战,合理分层在尤其重要; 病原体不同; 药物选择不同; 给药途径不同; 疗程不同;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3-5天,如为孕妇或病程长等情况7天; 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7-14天; 反复发作性、复杂性尿路感染,10-14 天或者更长。 两者的病原构成迥异: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 肺炎链球菌(30%~50%);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 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少见; 医院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体: 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等糖不发酵G-菌; 金葡菌(MRSA为主); 两者相同病原菌(如肺克、金葡)的耐药程度迥异; 经验治疗 、病原治疗与患者分层 门急诊的理想抗菌药物 门急诊常见感染的诊治误区 有效: 覆盖社区感染常见病原体; 感染部位组织浓度高; 安全(患者、医生均流动性大,很难有持续、详尽观察) 不良反应少; 适用人群广; 抗菌药物选择压力小; 经济:日治疗费用低; 方便: 给药途径方便; 给药次数少; 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可序贯治疗; 经验治疗 、病原治疗与患者分层 门急诊的理想抗菌药物 门急诊常见感染的诊治误区 较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利福喷汀??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能透过有炎症的血脑屏障的抗生素:青霉素钠、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硫酸阿米卡星、克林霉素、盐酸万古霉素、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利福平?? 难于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头孢克洛、头孢拉定、头孢唑啉、林可霉素、红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 痰培养、血培养送检率低; 肺炎链球菌等重要病原菌是久仰却难得一见; 检出率低,报告上呼吸道寄殖菌多,并视为病原体(如表葡、粪肠、念珠菌等): 送检前用药; 标本不合格; 微生物室问题(培养基、水平、质控); 痰培养注意事项 (1)痰标本常受到口咽部定居细菌的污染,分离得到的细菌往往不能真正代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应清晨先漱口再从气管深部咳出痰液,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必要时进行多次培养。 (2)痰液的细胞学筛选:痰液涂片后光学显微镜检查,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小于10个,白细胞大于25个,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 1:2.5,即为合格痰标本。 (3)纤支镜防污染毛刷获取标本。 尿培养注意事项 (1)尿液收集要新鲜,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否则细菌大增,出现假阳性。 (2)留取前外阴消毒 。 (3)无菌试管收集中段尿。 (4)尿培养前曾使用抗菌药物,可出现假阴性。 以咽拭子培养推断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根据临床症状、痰液性状、胸部影像学表现判断病原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