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门急诊输液序号牌改良应用.doc

发布:2017-08-14约2.2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门急诊输液序号牌改良应用【摘要】 目的 制作并改良输液序号牌,是为了降低患儿在输液过程中不能固定座位造成的护理安全风险,从而达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方法 一套序号牌由A、B两牌组成,主材料采用PPC板,副材料为尼龙粘扣、尼龙绳。A牌双面通过粘扣竖型固定于输液器上,B牌悬挂在治疗室待输的输液瓶上。结果 在患者移动位置时序号牌和液体同步移动,人牌同行,起到了强化安全核查的作用。讨论:消除了换错药、拔错针隐患;不仅符合消毒隔离要求,而且启发了年轻护士勤于思考、富于创新的意识。 【关键词】 序号牌;护理安全;输液 1 目的 11 改良制作原因 ①门急诊输液患者流动性大,无固定床位号,经常出现同名同姓的患者同期输液的情况[2]。①患者多,护士相对少,易出现忙乱现象。③输液高峰时输液室环境噪杂、拥挤,护士呼叫时患者易错听姓名[3]。④儿童在输液过程中因哭闹、解大小便等因素导致患者更换输液椅,并且输液卡和液体不能同步更换,易引起漏输或输错液体。⑤ 1名小儿输液至少有2~3个家属陪同,且迫切希望得到优先输液。加上输液室环境噪杂、拥挤,易导致忙乱,甚至引起护患家属之间的争执和输液插队现象[4]。⑥以往报道的序号牌是用夹子夹在输液瓶套或输液架上,但随着输液瓶软包装的使用,输液时不需要输液瓶套。如果患者出现离开座位时,存在序号牌和患者分离的弊端,人为地造成核对安全隐患。 2 方法 21 制作材质 主材料为耐磨耐折的PPC板,厚度02 cm;副材料为尼龙粘扣。B牌的绳子为钓鱼尼龙绳。 22 制作思路 一套序号牌由A、B两牌组成,治疗时同时使用。序号A牌:制作成直径为10 cm的圆牌、双面、红底白字,中间用胶扣竖型固定,可分离,使用时固定在输液器茂菲斯滴管上方。在A牌的圆心两远端分别以双块粘扣竖型固定双面双牌,以利于输液器通过且防止损伤输液器,固定在输液器茂菲斯滴管上方,即平视线处,不滑脱,便于核对。序号B牌:制作成直径为6 cm的圆牌、上方有圆孔、有绳穿过、单牌双面、绿底白字,使用时将B牌悬挂在治疗室待输的输液瓶上。 23 制作注意事项 ①根据安全要求,区别6、9及66、99等容易混淆的数字,确保序号的惟一性。6号用06表示,9号用09表示。66号和99号的数字下方手写大写号码区分,以此类推。②符合消毒隔离要求,保证输液器完好无损。③在输液过程中,要求输液序号牌和患者始终在一起。 3 结果 我院于2007年4月使用医卡通,方便了就医流程。为保障护理安全,加强核对工作,护士长和工程师沟通后在原有软件基础上设置输液瓶贴的本组总瓶数及分瓶数标识,以分数表示,显示在每瓶输液瓶贴的左上角,分子表示第几瓶输注,分母表示本组总瓶数,如1/3表示本组共3瓶液体,本瓶液体为第一瓶输注。①患者进入输液室后将药液及待输注药液交给接诊护士时,通过医卡通刷卡,医嘱及患者的治疗信息自动生成跃至电脑屏幕上,接诊护士核对后打印输液卡、输液序号、每组分别几瓶输液瓶贴,连同药物一起交给治疗室配药护士。②治疗室护士进行核对后配药,配药后将A牌扣好在输液器毛菲斯滴管上方,B牌挂在待输注的液体瓶上,然后交给穿刺室护士。③穿刺室护士核对患者相关信息后输液,送入输液室。④护士更换液体时,根据A牌序号在治疗室找出相对应的B牌的液体进行更换,将B牌继续挂在待输注的液体上,核对序号牌和患者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更换液体。⑤输最后一瓶液体时,将B牌的绳子套在红色序号牌上,护士看到最后一瓶液体上有A牌和B牌两个序号牌、核对输液卡、输液瓶签显示最后一瓶,就表示输液完毕了,拔针后护士将一对序号牌、输液卡夹子、输液器一并收回,分别处置。 输液序号牌的回收与管理 输液完毕,将输液器分类整理毁型,输液序号牌回收放置在专用框里,在当日空闲时按照序号码好,每天用75%乙醇消毒棉球搽拭,每周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待干备用。 4 讨论 41 优点 输液器穿过的间隙正好,对输液器无任何损害,符合消毒隔离要求。在患者移动位置时序号牌和液体同步移动,消除了换错药、拔错针隐患。使患者共同参与医疗护理活动,增加了输液安全性,让患者及家属放心,增加了对医护工作的信任度,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在每瓶液体输注完毕换药时,核对患者信息并核对序号,拔针时查看是否为最后一瓶,确认后拔出,避免了漏输、少输现象。输液穿刺时按序穿刺,减少了加队情况,加强了患者的管理。不易滑脱,核对方便,成本低廉,使用率高,尤为实用,除在输液室应用外,还推广到ICU、NICU、普通病房及治疗室。不仅保障护理安全,而且启发了年轻护士勤于思考、富于创新的意识。 42 缺点 序号牌归置不及时,会出现丢失现象。制作时需要另制作一套备用,及时补充序号牌以便使用,丢失的再重新补上。为减少出现此类现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