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在线信息的搜索(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苏科版.docx
3.2在线信息的搜索(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苏科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如何在线搜索信息,包括使用搜索引擎、关键词的运用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苏科版中“网络基础”这一章节内容相关联。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掌握了电脑的基本操作和浏览网页的技能,为在线搜索信息奠定了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学会高效获取所需信息。
2.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搜索实践,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遵守网络规范。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通过关键词进行有效的信息检索。
②学会筛选和评估搜索结果,识别并选择可靠的信息资源。
2.教学难点,
①教会学生如何构建合适的关键词,以便在搜索中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②培养学生识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③引导学生在搜索过程中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
④帮助学生理解搜索结果的排序机制,理解搜索算法对学生搜索体验的影响。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苏科版》教材,以便参考课本中的搜索技巧和示例。
2.辅助材料:准备与在线搜索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演示搜索操作的简短视频,以辅助学生理解搜索过程。
3.实验器材:准备好联网的计算机,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搜索实践。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为小组讨论和搜索操作留出足够空间,并在黑板上展示关键词搜索的示范。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些学生在生活中需要查找信息的情况,如查找天气预报、查找喜欢的书籍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需要查找这些信息,会怎么做?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在线信息搜索。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教师讲解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输入关键词、选择合适的搜索网站等。
2.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搜索技巧。
3.讲解关键词的构建方法,强调关键词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4.强调在搜索过程中要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搜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2.分组讨论:各小组分享搜索结果,交流搜索技巧,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性?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在搜索过程中,如果遇到虚假信息怎么办?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提问:如何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泄露?
4.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在线信息搜索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在线信息搜索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分享给家长或同学。
教学过程流程如下: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0分钟)
-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5分钟)
-实际操作演示(10分钟)
-关键词构建方法(5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7.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输入关键词、选择合适的搜索网站等。他们能够独立进行信息检索,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
2.技能提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了自己的搜索技巧。他们学会了如何构建合适的关键词,以便在搜索中快速定位所需信息,同时也能够识别和评估搜索结果的可靠性。
3.信息意识增强: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到信息检索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他们能够意识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有效搜索信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4.信息道德素养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了在搜索过程中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5.计算思维培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将搜索技巧应用到其他领域的问题解决中。
6.团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