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拓跋鲜卑的发祥地问题_与李志敏先生商榷_曹永年.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55
· ·
问题讨论
关于拓跋鲜卑的发祥地问题
———与李志敏先生商榷
曹 永 年
: 《 》
内容提要 李志敏先生 嘎仙洞的发现与拓跋鲜卑发祥地问题 关于宣帝推寅南迁
,
大泽在今河套一带 诘汾所居之匈奴故地是今鄂尔多斯高原大部或全部的论证过程和结
。 , ,
论都是错误的 该地在东汉的有效管辖之下 是汉人和南匈奴人的居住区 魏初拓跋鲜
, 。 ,
卑也没有到达这里 魏末则力微已定都盛乐 李文论拓跋鲜卑为赀虏 宣帝推寅与秃发
, “ ”, , ,
氏同由漠北迁河西走廊 再迁 河东西 同样是错误的 因为拓跋鲜卑不是赀虏 秃
。 ,
发始祖匹孤乃诘汾之长子 李文否定嘎仙洞为拓跋鲜卑旧居石室 也是凭借杜撰的概
、 。
念 曲解的史料和混乱的逻辑演绎出来的
:
关键词 嘎仙洞 河套 宣帝推寅南迁 献帝邻南迁
, ,
拓跋鲜卑的起源和迁徙 是鲜卑史和古代北方民族史研究者深感兴趣的课题 但
。《 · 》 , ,
相关史料极其贫乏 魏书 序纪 所载不过数百字 如果删去过于荒诞的神话 真
, 。
正可以作为历史对待的 实在是寥寥无几
《 》, : 《 · 》
胡三省注 通鉴 于魏景元二年出注云 后汉书 鲜卑传 所记檀石槐西部大
人之一的 “ , ”。 《 》 《 · 》
推演 盖即推寅也 胡注在 序纪 与 后汉书 鲜卑传 之间构建起
, 。 , 。
一座桥梁 扩大了史料范围 近数十年以来 研究工作主要在三个方面作出了贡献
。 : “
一是大鲜卑山地理位置的推定 马长寿先生指出 此大鲜卑山当在今之大兴安岭的
。” “ ”,
北段 并推测宣帝推寅南迁之地 可能就是呼伦贝尔湖区 并将扎赉诺尔东汉墓
①
。 ,
葬定为拓跋鲜卑之遗存 宿白先生在他的论文的附图中 进一步明确地将拓跋鲜卑
②
, 、 。 198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