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方小学劳技论文评价——让学生享——小学劳动与的技术发展性评价初探.doc

发布:2018-02-01约4.8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评价——让学生享受劳技的快乐 ——小学劳动与技术发展性评价初探 摘要 本文根据《劳动与技术实施指南》和劳动与技术教学的机制理论,并且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运用发展性评价,让学生享受劳技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技术学习的几点策略:追求评价内容的,促进学生发展追求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追求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班级 姓名 活动 内容 各项 评定 活动 次数 活动表现 活动成果质量 参与 态度 操作 能力 合作 能力 创新 精神 探究 能力 安 全 卫 生 水果 拼盘 自我 评定 组内 互评 教师 评价 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全面评价,这样有利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更有效的综合反馈教学活动,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 2.期末定向测试转向自选测试内容 劳动与技术课对学生的期末成绩测试,往往是学生根据教师规定的内容完成一个作品,然后教师在根据学生完成的作品评定成绩,或者是期末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70%,最后综合评定一个等级作为学生的期末成绩。教师在期末给学生限定一定的内容,有的学生对这一内容不感兴趣,导致学生的作品完成的不理想,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我尝试着让学生自选测试内容。到期末,学生上交一件或几件自己觉得比较优秀的作品,这作品可以是平时课内制作完成的,也可以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根据课外内容制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是一件件作品,也可以是照片或者是录像。我这么一宣布,在期末,学生带来的作品真是五花八门。有的女同学带来了自己织的一双手套,有的同学带来了“喷气式”轮船,有的同学带来了自己养护金盏菊的录像。这样学生在期末评价的时候,心情比较放松,特长得以发挥,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去思考、去实践。 策略二:追求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虽然现在我们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可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仍然是一个简单等级,看起来比应试教育的百分制模糊,可其实质没有多大变化。前苏联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阿莫纳什维利说:数字本身根本说明不了儿童的具体学业成绩。因为分数会阻碍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阻碍他们在学校的快乐与愉快地生活。长期以往,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兴趣会逐渐泯灭。 怎样评价才能准确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呢,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尝试着以下几种策略: 1.等级+特长式评价 在《劳动与技术实施指南》中指出,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在平时课堂上,在批改学生的作品的时候,除根据学生在作品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和作品完成的质量打上等级外,结合学生完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特长、优势贴上相应的星级。我设计了四种星:“智慧之星”、“合作之星”、“创造之星”、“进步之星”,以此来激励学生,激发其兴趣。例如教学《“可乐”机器人》一课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完成了“可乐”机器人的制作,学生纷纷把自己的作品拿给老师来批阅,其中有一位同学的“可乐”机器人拿给我批阅时,突然响起了一阵清脆悦耳的的音乐声:“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真是出乎老师的意料,他的“可乐”机器人的外表与其他同学也没有什么区别,原来他把音乐卡片中的音乐集成电路拆下,装到“可乐”机器人上,因此,只要把小的硬纸片拉开,音乐响起,硬纸片缩回,音乐马上停了下来。真是了不起,连老师都没想到,我立刻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不仅给他打上了“优秀”等级,还给他的作品贴上了一个光荣的“创造之星”。那位同学感到十分自豪,兴奋地跑到座位上。虽然是这样一颗星,但给学生的是莫大的鼓舞。 2.评语式评价 我们现在的等级评价体系是到期末给学生评定一个等级,作为期末成绩,填入素质报告单,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等级概括了学生一个学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全部,有的同学得了“优秀”等级,可不知道好在什么地方,的同学得了“待合”等级,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差在什么地方。我在期末,设计了一份老师寄语卡,最后有班主任老师和素质报告单装订在一起发给学生。 区___ _ 学校劳动与技术教师寄语 ? 班级 四(1) 学生 王思雨  教师  _      班级 四(1) 学生 杨灵超  教师  _  ? ? 这样在学生的素质报告单上就能较全面的反映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家长一目了然,便于激励学生了解自我。 3.作品展览式评价 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劳动与技术的教材也正顺应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里特征,提倡用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使得劳动与技术的学习活动以技术作品来展现。技术作品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