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县立林园高级中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国中部第一次段考(三年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雄縣立林園高級中學九十一學年度第二學期國中部第一次段考(三年級理化科15-1至16-2) 班別:
姓名: 單選題 :每題2分 共100分
( ) 1. 設A、B在一直線上,其位置坐標分別為A=+4,B=-6,則A、B中點之位置坐標為: (A)-5 (B)-2 (C)-1 (D)+5
答案: C
( ) 2. 物體相對於某一點的位置,可用物體相對於該點的什麼來表示? (A)時間和空間 (B)時間和距離 (C)方向和距離 (D)方向和時間
答案: C
( ) 3. 附圖的道路是邊長100公尺的正六邊形,今甲由A沿順時鐘方向走至E,乙由A沿逆時鐘方向走至E,則二人的位移與路程是否相等? (A)位移相等,路徑不等 (B)位移不等,路程相等 (C)位移與路程均相等 (D)位移與路程均不等
答案: A
解析: 位移均為,但甲的路程400公尺,乙的路程200公尺。
( ) 4. 人的脈搏平均是每分鐘72次,則人的心臟一晝夜共跳了多少次?(A)6 ×104 (B)9 ×104 (C)1 ×105 (D)1 ×106
答案: C
解析: 72 ×1440=103680次。
( ) 5. 古代日晷的指時針,在北半球使用時,應指向哪一方? (A)東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答案: D
解析: 指時針應指向北極星的方向
( ) 6. 下列現象,何者不適宜用來測量時間? (A)蠟燭燃燒 (B)單擺擺動 (C)水的蒸發 (D)沙的滴漏
答案: C
解析: (C)水的蒸發不具有週期性現象或不具有規則性變動的現象。
( ) 7. 「我的車子停在火車站東方50m處」請問這句話的參考點是甚麼?(A)火車站 (B)車子 (C)說者 (D)聽者
答案: A
( ) 8. 在物體運動直線上取一定點作為參考來表示物體的位置,此點稱為: (A)相對點 (B)基準點 (C)比較點。
答案: D
( ) 9. 西元1583年首先發現單擺具有等時性的科學家是: (A)牛頓 (B)哥白尼 (C)達文西 (D)伽立略
答案: D
( ) 10. 甲坐在正在行駛中的汽車上,乙靜立於路旁,則乙對甲為 (A)靜止 (B)有相對運動 (C)沒有相對運動 (D)以上皆有可能
答案: B
( ) 11. 二等兵作基本訓練,見一樹在其右方,當班長連續下達“向右轉”“向後轉”後,此兵見樹在其: (A)前方 (B)右方 (C)左方 (D)後方
答案: D
( ) 12. 若以Δ代表路程;以ΔS代表位移;以Δt代表運動時間,以平均速度為v,則v等於: (A)Δ×Δt (B)ΔS×Δt (C)ΔS∕Δt (D)Δ∕Δt
答案: C
解析: 平均速度=
( ) 13. 若以Δ代表路程;以ΔS代表位移;以Δt代表運動時間,以平均速率為v,則v等於: (A)Δ×Δt (B)ΔS×Δt (C)ΔS∕Δt (D)Δ∕Δt
答案: D
解析: 平均速率=
( ) 14. A、B兩車沿直線運動的v-t關係如附圖,以向東為正,則A車的運動是: (A)等加速度運動 (B)等速度運動 (C)靜止 (D)等減速運動
答案: B
解析: 二車相距ΔX=XA-XB=30×5-20×5=50,A車在前
( ) 15. 擺鐘走得太快時,應: (A)縮短擺長 (B)增加擺長 (C)減輕擺錘 (D)加重擺錘
答案: B
( ) 16. A、B兩車沿直線運動的v-t關係如附圖,以向東為正,則同時由原點出發,5秒後: (A)A車在B車東方10m處 (B)A車在B車東方50m處 (C)A車在B車西方50m處 (D)A車在B車東方150m處
答案: B
解析: 二車相距ΔX=XA-XB=30×5-20×5=50,A車在前
( ) 17. 下列哪個物理量可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A)位置 (B)時間 (C)路程 (D)速率
答案: D
( ) 18. 甲車以10m∕s等速向東行駛,乙車以10m∕s等速向西行駛,則兩車: (A)速度相同,速率不同 (B)速度不同,速率相同 (C)速度、速率皆相同 (D)速度、速率皆不同
答案: B
( ) 19. 下列哪一物理量不具有方向性? (A)速率 (B)速度 (C)力矩 (D)力
答案: A
( ) 20. 甲、乙兩鎮相距12公里,小芳騎腳踏車由甲鎮以3公里∕小時的速率騎到乙鎮,又馬上以6公里∕小時的速率騎回甲鎮,則全程平均速率為多少公里∕小時? (A)0 (B)2 (C)4 (D)6
答案: C
( ) 21. 單擺擺動時,其擺角逐漸變小,則擺動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