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高级中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一学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板橋高級中學九十一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二次期中考試 一年級 基礎生物科 組試題 一、單一選擇題:80%
1.下列何者不屬於多醣 (A)肝醣 (B)纖維素 (C)澱粉 (D)去氧核糖。
2.NH4+NO3-由植物吸收後可製造 (A)醣類 (B)脂質 (C)蛋白質 (D)纖維素。
3.下列何種成分為植物細胞所有,但植物細胞卻闕如? (A)水 (B)纖維素 (C)葡萄糖 (D)磷脂質。
4.下列有關生物體內物質與能量的敘述,何者正確? (A)醣類、脂肪和蛋白質皆含熱能 (B)提供能量的優先順序是脂肪→醣類→蛋白質 (C)水分子經氧化作用可釋出能量以維持體溫恆定 (D)細胞中供應能量的主要物質為雙磷酸腺苷 (E)ATP也是核酸的一種。
5.下列何者主要非由蛋白質所構成? (A)酵素 (B)維生素 (C)抗體 (D)肌纖維。
6.右圖為1997年兩個國家人口的年齡分布圖,打斜線為正值生育年齡,
縱軸左邊為男生,右邊為女生,根據圖,請挑出正確的敘述: (A)A之
出生率大於B (B)B之死亡率小於A (C)A之族群將來老年人的數目會越
來越少 (D)B族群將來人口會爆滿,而A之族群人口將趨於零成長。
7.有一群學生正在校園調查通泉草,請問他們是在研究: (A)一個個體 (B)一個族群 (C)一個生態系 (D)一個群集。
8.臺灣的森林中常見山蘇花附在大樹上,此對大樹而言是: (A)造成傷害 (B)有益成長 (C)無所謂有益或有害 (D)與其競爭養分。
9.下列關於「開放式與閉鎖式」環境的比較,何者正確? (A)前者族群生長曲線呈拋物線 (B)前者族群較易維持穩定 (C)後者物質循環速率較大 (D)後者具有明顯的週期性族群波動現象。
10.一個穩定的群集,其最大的特徵為何? (甲)(乙)(丙)(丁)(A) (甲) (丙)(B) (甲) (丁) (C) (乙) (丙) (D) (乙) (丁)(A)沙漠 (B)南極 (C)熱帶雨林 (D)草原。
12.目前地球生物岐異度漸漸減少,試問其最主要原因為何? (A)生物棲息地受破壞 (B)全球性氣溫上升 (C)臭氧層破壞 (D)生物生殖力減弱。
13.在一處由火山岩漿所形成的新生地上,植物群落消長的情形包括下列五個階段:(甲)土壤愈推愈高,草木植物開始生長 (乙)地衣開始生長,並侵蝕岩石表面 (丙)土壤逐漸推積,蘚苔植物開始生長 (丁)高大植物興起,並形成森林 (戊)灌木開始生長,岩石風化更加快速。則此處植物群正確的消長順序應是: (A) (甲) (乙) (丙) (丁) (戊) (B) (乙) (丙) (甲) (戊) (丁) (C) (丙) (丁) (甲) (乙) (戊) (D) (丁) (甲) (戊) (乙) (丙)(A)海洋 (B)森林 (C)沼澤地 (D)天災或火災形成的新生地。
15.若一地區提供生物棲息的環境多且富有變化,則稱此地區的何種岐異度大? (A)生物岐異度 (B)基因岐異度 (C)物種岐異度 (D)生態系岐異度。
16.下列何項組合的關係不是互利共生? (A)地衣中的藻類與菌類 (B)鯊魚與鮣魚 (C)豆科植物與根瘤菌 (D)白蟻與鞭毛蟲。
17.下列何者是磷元素在生物體內的主要功能? (A)構成骨、齒 (B)脂質的主要成分 (C)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 (D)呼吸作用必需的物質。
◎將8支試管分為二組,編號A1A2A3A4與B1B2B3B4:分別加入池水並滴數滴BTB液處理如圖(A1與B1中有數隻河蜆;A2與B2各放數隻河蜆及水蘊草;A3與B3各放入水蘊草;A4與B4不放入河蜆及水蘊草),A1-A4放在照明燈下;B1- B4放入暗室,24小時後觀察結果。根據檢驗回答18-20題:
18.在A2管內水蘊草的光合作用旺盛,試管中的水溶液最後必將: (A)變黃 (B)變綠 (C)變藍 (D)變紅。
19.在B組,裝置24小時(在暗室)之後,哪些水溶液必變黃? (A)只B1 (B) B1與B2 (C) B2與B3 (D) B1、B2、B3。
20.假如把所有8支試管都放入暗箱中,請預測結果:(A) A1、B1最先死 (B) A2、B2最先死 (C) A3若照光,因為是一自給自足之生態,故A2之生物不會死亡 (D) A3、B3在暗箱中水蘊草仍能行呼吸作用,所以不會死亡。
21.關於「榕類植物與榕果小蜂」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羽化的雌蟲在交配後,才飛出隱頭果 (B)榕類植物不需經開花就能結果,故有「無花果」之稱 (C)榕果小峰可由隱頭果前端的小孔進入 (D)是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
22.小明在一公畝的草原設陷阱捕獲10隻倉鼠,加以標記後放回,數日後,在同一草原設陷阱能捕獲50隻,其中8隻有標記。依上述資料推測該草原約有倉鼠幾隻? (A)40 (B)50 (C)60 (D)70。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