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县立壮围国民中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宜蘭縣立壯圍國民中學九十一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試卷
科目:社會 一年級: 班 號 姓名:
選擇題:(每題2分)
(B)台灣最早的人類與文化似乎和中國大陸具有關聯性,下列相關的敘述何者正確? 因海平面上升使台灣與中國大陸連成一片大陸古人類是因為追隨南遷動物群而到台灣目前台灣現最早的人類化石是十三行文化長濱文化是在西濱公路被發現而命名的。
(C)阿呆和小明二人相約參觀史前博物館,該館現場設有相關的遺址模擬供遊客追溯時光,阿呆看到的場景如下:【人口不多、居住在海邊的洞穴岩石或隱閉背風處、居民形成遊團式社會,以採集漁獵為主;該族人類尚不知農耕。】試問阿呆和小明的對話何者正確? 阿呆:此期為金屬器時代小明:此期為新石器時代阿呆:長賓文化的生活特徵與此相似小明:此期為鐵器時代。
(C)關於台灣歷史的新石器時代特徵描述,何者較真? 尚不知道農耕技術的使用左鎮人為該時代人類七千多年前台灣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此期文化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
(B)續上題,阿呆在展覽館內看見一出土的陶瓦片上面,有經過拍印的粗繩紋,請在下列選項中選出最真者? 拍印陶器是為了美觀作用這個文化可能為大坌坑文化這個文化確定為卑南文化以上答案皆非。
(B)阿呆和小明再度相約到台東一遊,小明非常熱愛卑南文化遺址,二人對話如下,請選出最正確者? 阿呆:卑南人死後,必須朝向喜馬拉雅山脈埋葬小明:卑南文化是四、五十年前所形成的地方性文化阿呆:卑南文化和左鎮人類幾乎為同一時代小明:卑南人無論貴富貧賤一律有數量相等的陪葬品。
(A)台灣史前住民中,以哪一族人是唯一懂得練鐵的族群? 十三行文化大坌坑文化卑南文化圓山文化。
(B)阿呆和小明在參觀完史前博物館後,一起共進午餐。二人的對話何者較正確? 小明:史前住民都靠漁獵生活,故不曾吃過米飯阿呆:台灣住民最晚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稻米可食小明:台灣住民在金屬器時代尚為封閉,並不對外貿易台灣史前文化的分佈以長濱文化範圍最廣。
(A)史前文化的分佈,何者不在台灣東部及南部? 圓山文化、十三行文化長演文化、卑南文化北葉文化、蔦松文化靜浦文化。
(B)台灣原住民和大洋洲、南洋群島居民的語言同出一源,皆屬於: 綠島語系南島語系關島語系和平島語系。
(B)原住民依照繳稅、服役、薙髮與否為根據而分為生番、熟番是在何時期所作的劃分? 史前時代清朝 日治後期現代。
(D)阿呆和阿信二人到九族文化村一遊,他們欣賞了許多原住民舞蹈表演。請問,阿呆和阿信在九族文化村看不到哪一族原住民的表演? 達悟族阿美族泰雅族邵族。
(C)台灣原住民分為平埔族及高山族,相關描述何者為真? 平埔族的傳統文化之所以失傳是因為平埔族自暴自棄高山族原住民都住在高山上一般而言,平埔族的漢化程度較高山族來得深無論平埔族、高山族都稱為生番。
(D)原住民的社會組織頗為特殊,下列描述何者正確? 首長制社會必定為母系社會首長制社會沒有明顯的社會階級大人物制社會必定為父系社會大人物制社會沒有固定的領袖。
(D)台灣原住民的慶典活動多采多姿,各有特色。試問,下列何者不為歲時祭儀? 布農族-打耳祭賽夏族-矮靈祭阿美族-豐年祭以上皆非。
(B)阿呆、阿信、小明三人相邀爬山,在爬山途中他們和幾位原住民相遇,發覺這幾位原住民頭上都插有百合花。試問下列何者正確? 阿呆:只有女生才能配帶百合花小明:這幾位原住民有可能是魯凱族的人只有男生才能配帶百合花他們三人說得都對。
(C)聯合國文教組織極力稱讚的八部合音音樂,最主要是台灣哪一族原住民的文化? 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阿美族。
(D)大航海時代始自十五世紀末,關於歐洲各國的海權描述,何者最真? 地理大發現始自1401年葡萄牙在1543年統治台灣西班牙最早佔領台灣荷蘭人比西班牙更早佔領台灣。
( )荷蘭、西班牙在台灣殖民後,對台灣原住民的治理方式不包括下列何者? 武力鎮壓長老制度控制教化以上皆是。
(C)阿呆在書中看到一張以新港語與漢文對照的地契,其中新港語是以羅馬字拼注的文字。試問新港文字的創立和哪一個國家有關? 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人日本。
(D)有關荷蘭人在台灣的學校教育,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不願入學唸書者會被罰款以新港語編纂教理問答書培養優秀原住民子弟擔任學校教師教材內容以天主教的禮儀規範為主。
(D)下列哪一個時期是大陸漢人文化移植台灣的萌芽時期? 荷據時期劉銘傳擔任巡時期清朝康熙年間 明鄭時間。
(B)利用台灣優越的地理條件,發展歐亞轉口貿易,成為推動台灣海外貿易的先驅是: 鄭成功荷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