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淮高速 环评简本20130424.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滁州至新蔡高速公路
滁州至淮南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О 一三年十一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本工程全线新建,项目起于蚌宁高速K40+330黄泥岗附近,向西南沙河镇南
跨蚌宁铁路及G104后,在杨家饭店附近跨津浦铁路、继续向西,在狮子洼跨S311
后,沿沙河集水库南侧、琅琊山景区北侧布线,下穿京沪高铁希望大桥后,在定
远南、高塘北与 S101交叉,在九梓附近与合徐高速交叉设枢纽互通,在戴集南
上跨淮南铁路,下穿合蚌客运专用线后,在罗塘北接合淮阜高速;路线长约125.22
公里。详见下图。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2005 年底,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要点》,未来全省将
形成“四纵八横”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约5500 公里。本项目是安徽省高速公路
网中的“横4” (南京至驻马店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项目所在的滁州市紧邻我
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
区的组成部分;淮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是合肥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项
目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淮南、滁州、长丰两市一县以及皖北、皖西北地区与长
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中部崛起战
略、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
理名录》的有关要求,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于2013 年8 月委托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
价工作。我所接受委托后,随即组成环评工作组,在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基于工程可行性研究资
料开展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工作,并走访了项目所在地的环保、水利、国土、
规划等政府部门,对沿线的环境现状和环境保护目标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和筛
选,并委托长丰县环境监测站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在此基础上于2013 年11 月
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由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交叉工程、隧道工程、附属工程
组成。
(1)路基工程
本项目为 4 车道高速公路。四车道整体式路基宽度为 27m ,中央分隔带宽
2.0m ,具体断面布置如下:见图2.3-1。
横断面布置为:0.75 米(土路肩)+3.50 米(硬路肩)+2×3.75 米(行车道)
+0.75 米(路缘带)+2.00 米(中央分隔带)+0.75 米(路缘带)+2×3.75 米(行
车道)+3.50 米(硬路肩)+0.75 米(土路肩)。
路基标准断面图
(2 )路面工程
工程全线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4 厘米细粒式SBS 沥青砼
(AC-13)+6 厘米中粒式SBS 沥青砼(AC-20 )+8 厘米粗粒式沥青砼(AC-25 )
+36 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 厘米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3 )桥梁工程
本项目设桥梁5854m/60 座,其中大桥3626m/16 座、中小桥2228m/44 座,
其中主要跨越河流水域桥梁 5 座。根据《安徽省内河航道技术等级文件汇编》、
《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05-2020 年)》、《安徽省水运“十二五”发展规划》
及沿线踏勘,本项目跨越河流均为非通航河流。
本项目主要跨河桥梁一览表
序 孔数—跨 桥长 交叉 跨越处河
中心桩号 结构类型
号 径(孔-米) (米) 河流 宽(平方米)
沙河 50
1 K6+600 39-30 117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