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创建生态中药材示范区实施方案.doc

发布:2017-04-02约7.83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创建生态中药材示范区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市xx区位于xx西北部,面积22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万亩,人口163.8万,全区辖22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是xx市政府所在地, xx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45亿元,xx区农业以粮食、中药材、蔬菜、林果、畜牧为主导产业,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和畜牧养殖基地,xx区是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区),是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区),全区农业总产值105亿元,农产品加工总产值320亿元,位居xx北22个县区第1位。xx区建有全国最大的药材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中药材种植区和现代中药生产集聚区,全区常年种植中药材面积80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10,产值32亿元,现有规模以上中药材加工企业85家,产值178.9亿元,其中市级以上药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6家,国家级2家,省级17家;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217家,中药材“一村一品”专业村89个,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37个,家庭农场98个,生态村62个,2011年xx区中药产业园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和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xx年xx区出口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获批为国家级示范区;十八里镇、十河镇大周村和十九里镇被认定为全国中药材产业“一村一品”专业镇、村。现xx区正在发展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休闲之都、养生之都、健康之都,xx区同时还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xx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是全省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 近年来,我区现代中药产业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药材质量安全、病虫害发生防治、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压力越来越大,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探索推进中药材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建设目标 根据xx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产业基础,按照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试点示范评价指标体系要求,现制定xx区建设目标如下: 优化中药材产业布局,推进药牧结合、种养协调和清洁生产,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本增效适用技术,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打造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中药材产业示范样板区,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生态化。到xx年具体目标是: 1. 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在十八里镇、十河镇建成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样板区2个、在新科种苗公司、百草园林公司建设中药材种苗繁育中心各1个,培育示范主体20个,产品生态圈、企业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以企业为单元的生态小循环、示范园区为单元的生态中循环、县(区)为单元的生态大循环初步建立,促进产业增收,药农增效,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 2. 中药材结构和布局优化,在涡河两岸扩大道地药材种植面积,并向南部镇乡推进,优质出口中药材面积达到30万亩,保护和发展道地中药材和大宗地产药材;种养协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在涡河、西淝河两岸,农业生态环境达到省级生态村、镇标准; 3. 控制农业用水,推广全移动喷灌、微(滴)灌、固定及半固定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和畜禽自动饮水,污水处理回用等节水措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目前的0.45提高到0.6以上; 4. 推广化肥使用新技术,开展中药材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施肥等技术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技术覆盖率90%以上,有机肥、配方肥等广泛应用,化肥利用率38%; 5. 推广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使农药使用量达到零增长,白芍、牡丹、菊花等主要品种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49%以上,绿色防治技术覆盖率35%以上,农药利用率达38%; 6. 农牧结合,建立畜禽养殖排泄物、污水收集中心,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死亡畜禽实现无害化处理; 7. 杜绝秸秆露天焚烧现象,推行秸秆粉碎还田技术,中药材秸秆综合利用率85%以上; 8. 建立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废弃农膜回收机制,处理率达80%以上,基本实现回收处理; 9. 建设绿色加道地中药材基地,标准化认证面积20万亩,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个。 三、建设重点 (一)主导产业:中药材 (二)主攻方向 1. 开展地产中药材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 一是在十八里镇建设大宗地产中药材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1.2万亩,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二是在十河镇大周村建设特色中药材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3000亩,进行生态化、规范化生产示范;建立中药材良种种苗专业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中心,选用亳芍、亳菊等道地优良品种,提纯复壮,组培脱毒,从源头保证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