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与养殖技术实施方案.pdf

发布:2024-07-27约4.49万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与养殖技术实

施方案

目录

第一节中药材种植技术3

一、种子种苗的消毒处理技术3

二、耕作整地技术3

三、种子种苗的采种繁育技术4

四、生产基地的选择技术5

五、施肥技术8

六、栽种技术12

第二节栽培技术15

一、品种选择15

二、选地整地16

三、繁殖方法16

四、田间管17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18

第三节种植管21

一、按规程管21

二、基础设施21

三、田地整理和清22

四、投入品使用22

五、灌溉水污染22

六、施肥、灌排22

1

七、病虫草害防治22

八、农药施用23

九、邻地农药影响23

十、突发性灾害处23

十一、野生抚育管23

第四节常见中药材种植技术规程23

一、半夏—根及根茎类药材23

二、药用玫瑰-花类药材27

三、黄连种子种苗生产技术30

四、玉竹栽培技术35

五、佛手种植技术40

六、白芨的规范化种植技术48

七、黄芪的栽培技术51

八、冬花的栽培技术53

九、连翘的栽培技术55

十、柴胡栽培技术57

十一、白芷的栽培技术59

十二、虎杖栽培技术62

十三、掌叶覆盆子栽培技术66

十四、秦艽栽培技术69

2

第一节中药材种植技术

一、种子种苗的消毒处理技术

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必须

挑选当年新产种子,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1.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

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播种前1~2天晒

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活力。

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

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进种子吸水,早发芽。

3.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

用量为种子量的%~l%,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二、耕作整地技术

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5~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

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深耕因品种而

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

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

耕深20厘米左右。适当翻耕,在不耽误种植的前提下,最

好把土晒白,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结合整

地,用石灰或菌毒清对土壤进行消毒,每公顷用50%辛硫磷

乳油1.5公斤,拌细砂或细土375公斤~450公斤,将药土

3

施入,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打除草剂除草,防止草害,要

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三、种子种苗的采种繁育技术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

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

望江南、红花、紫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

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

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可提早开花结实,而且发芽率达95%以上。中药材大约有3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