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汇总.doc

发布:2018-11-27约3.8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 动火作业系指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管道及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的设备上,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施工作业。   第二条 动火作业涉及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等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第三条 动火作业的危险源辨识   (一)作业前,针对作业内容,应进行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   (二)将安全措施填入相应的“作业方案”、《动火作业许可证》及《动火作业安全确认单》内。   第四条 动火作业系指采用以下方式的作业:   (一)各种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   (二)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明火作业。   (三)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   (四)生产装置和罐区联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   (五)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作业。   第四条 动火作业分级   (一)一级动火作业   1.储存收发易燃、可燃液(气)体的罐区、泵房、装卸作业区(铁路、公路、码头)、桶装仓库加油(气)站的罐区(储气瓶)、加油(气)区、液化气泵房、压缩机房、接卸输油(气)管道、隔油池、污水处理设施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的罐车、油轮、驳船等爆炸危险区域。从易燃、易爆及有毒储罐、泵房、装卸区等拆除的容器、管线、附件,已运到安全地点、并经过吹扫处理检验合格罐区、泵房、装卸作业区等的非防爆区域及防火间距以外的区域发电机房、配电间、消防泵房、化验室储存收发润滑油的储罐、桶装油品仓库、灌装、收发区域等火灾危险二级以外的动火均属三级动火   1.固定动火区应设置在易燃、易爆区域主导风向的上风方向。   2.室内固定动火区应以实体防火墙与其它部分隔开,门窗向外开,道路要畅通。   3.生产正常放空或发生事故时,可燃气体不会扩散到固定动火区域内。   4.固定动火区内不准放置易燃、易爆、可燃物和其它杂物,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5.固定动火区要设立明显标志,实行专人管理。   第六条 作业中安全措施   (一)动火作业实行“三不动火”,即没有经批准的动火作业许可证不动火、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二)动火作业前,必须经过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合格后方可实施。   动火作业前可燃气体浓度检测要求:   1.取样要有代表性,检测结果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2.动火期间,动火条件发生变化的,必须重新检测。   3.检测仪器必须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4.使用两台(含)以上相同型号规格的防爆型可燃气体检测仪器进行比对检测。   (三)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凡需要动火的罐、容器等设备和管线,应进行内部和环境气体化验分析,应有分析数据,并填入《动火作业安全确认单》中,分析单附在《动火作业安全确认单》的存根上,以备存查和落实防火措施。   1.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   2.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上、中、下取样;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取样;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进行环境分析,且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点10米。   3.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应重新取样分析。一级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设备、容器与工艺系统已有效隔离,内部无夹套、填料、衬里、密封圈等,不会再释放有毒、有害和可燃气体的,首次取样分析合格后,分析数据长期有效;当设备、容器内存有夹套、填料、衬里、密封圈等,有可能释放有毒、有害、可燃气体的,采样分析合格后超过30分钟动火的,须重新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4.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或其他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应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5.动火分析合格判定: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四)在正常运行生产区域内,凡可用可不用的动火一律不动火,凡能拆下来的设备、管线都应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动火,严格控制一级动火作业。凡在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上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打开人孔时,应自上而下依次打开,并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特殊情况下,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或无法停止生产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程要求进行动火作业;动火作业要聘请有相应作业资质的单位进行。   (五)动火部位存在有毒有害介质的,应对其浓度作检测分析,若其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有害物质最高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