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学习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7000字)
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专业主要的研究内容和适合的就业岗位:
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信号方向:侧重信号处理,偏向编程,算法。硬件上看 ,多涉及数字逻辑层面。这个方向要学好各种信号处理的 (如DSP)知识,还有计算机体系结构(仅逻辑层面的),掌握一两门编程语言,当然也都要学数字模拟电子基础。 2 电路方向:侧重硬件,除了学习基本电子知识,还要学习 高频电路 微波电路 ,微波技术与天线,电磁兼容,雷达等无线电路和系统知识,以后也可以做数字逻辑电路设计,也会要求编程,专业课学得好 ,还可以搞模拟射频/微波 无线电电路系统设计
3 电磁场:更加侧重模拟电路,学习微波、毫米波等电磁波 应用技术,除了基本微波电路技术,还要深入学习天线设计原理,微波网络等 无线技术。 计算机知识用得比较少,要求比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功底。
从事微波、毫米波电路系统设计,天线设计,还可搞计算电磁学数值分析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毕业生可以到电信部门、移动通信部门、广播与电视系统、网络工程公司、电子类企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工作,也可以到计算机控制、财务、税收、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有质量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对培养计划的认识
本专业的专业培养计划详细的介绍了作为我们这个专业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对我们的技术要求,他详细的说明了我们所要学习的基本课程与核心课程,它们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概率与统计;2、理论。主要有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3、电路。分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与微波技术;4、计算机。有微机原理,c语言,单片机等。通过对专业培养计划的阅读与理解,我们能够清楚自己的学业安排,有效地选择自己的专业课程,明白学习的重点和核心,努力
去提高自己以后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明白学习的重点和核心。它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我们以后的发展方向,使我们有了更清晰的目标,从而也为我们增添了动力。
电子线路元件的发展历史和专业的发展方向:
即将告别19世纪的时候,科学家发现了物质世界最小的微粒——电子。发明家开始探索应用电子的途径,大约经过100年的努力,人类开始步入信息时代。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对阴极射线进行更加精确的实验研究时发现,阴极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微粒,与气体成分或阴极材料无关,它存在于一切物质之中。汤姆用“电子”一词命名它确认的这种带点微粒。从此电子进入了人类的世界。
1904年,英国工程师弗莱明发明了人类第一只电子管。电子管的诞生,是人类电子文明的起点。弗莱明还做成了一种效率很高的无线电信号检测器——真空二极管,它可使频率很高的无线电信号被整流检波成人们需要的信息。随后真空三极管也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它推动着电子技术不断前进。
1947年,晶体管问世,晶体管的发明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它为集成电路的出现拉开了序幕,晶体管的发明揭开了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化的序幕,开创了人类的硅文明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集成电路终于被生产出来。它是把具有某种功能的电路“埋”在半导体晶体管里的一种器件。集成电路的发明,是电子产品工艺技术的一次革命,进一步减少了电子设备的体积,由此,它们变得更轻,更小。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技术进入了微电子技术的新阶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大概有
1)数字电子线路方向。从事单片机(8位的8051系列、32位的ARM系列等等)、FPGA(CPLD)、数字逻辑电路、微机接口(串口、并口、USB、PCI)的开发,更高的要求会写驱动程序、会写底层应用程序。
2)通信方向。一个分支是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另一分支是开发,路由器、交换机、软件等,要懂7号信令,各种通信相关协议,开发平台从ARM、DSP到Linux、Unix。
3)多媒体方向。各种音频、视频编码、解码,mpeg2、mpeg4、h.264、h.263,开发平台主要是ARM、DSP、windows。
4)电源。电源属于模拟电路,包括线性电源、开关电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