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修订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理论课内容与要求
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熟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与医学的关系;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史。
【教学内容】
1.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2.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生物化学与医学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目的要求】
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平均含氮量,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熟悉氨基酸的分类、肽、肽键与肽链的概念,肽单元概念;了解氨基酸的三字英文缩写符号以及重要的生物活性肽。
【教学内容】
1.元素组成:C H O N 等
2.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及性质
3.肽:肽及生物活性肽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目的要求】
掌握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及其主要的化学键;熟悉模序、结构域、分子伴侣的概念;了解蛋白组学及蛋白质的分类。
【教学内容】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肽键及肽平面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与无规卷曲,模序
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结构域、稳定因素、分子伴侣
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亚基及聚合
第三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目的要求】
掌握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决定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决定生物学功能;了解蛋白质构象改变与疾病。
【教学内容】
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子病
2.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协同效应、构象改变与疾病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目的要求】
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电离,胶体性质,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和意义,紫外吸收和呈色反应。
【教学内容】
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电离,胶体性质,蛋白质变性,紫外吸收、呈色反应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目的要求】
熟悉盐析、电泳和分子筛的原理。
【教学内容】
1.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盐析、电泳和分子筛、超速离心
2.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分析(自学)
3.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自学)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目的要求】
掌握常见核苷酸的结构、符号,DNA和RNA的分子组成,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键的方向性,核酸的一级结构及其表示法。
【教学内容】
1.核苷酸的结构:碱基、戊糖和磷酸,核苷及核苷酸的结构和命名
2.核酸的一级结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连接方式
第二节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掌握DNA的二级结构的特点,DNA的生物学功能;了解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核小体的结构。
【教学内容】
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稳定因素及生物学意义
第三节 RNA的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掌握RNA的种类与功能,真核生物mRNA一级结构的特点,tRNA二、三级结构的特点与功能;熟悉核蛋白体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小分子RNA分子及核酶的性质。
【教学内容】
1.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真核生物mRNA一级结构的特点;hnRNA
2.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三叶草结构,倒L型结构
3.核蛋白体RNA的结构与功能:核蛋白体的结构与功能
4.其他小分子RNA:核酶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目的要求】
掌握DNA的变性和复性,解链温度的概念以及核酸紫外吸收的特点;熟悉核酸分子杂交原理。
【教学内容】
1.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紫外吸收、酸性、高粘度
2.DNA的变性:Tm 与GC含量的关系
3.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第三章 酶
第一节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掌握酶、酶活性中心的概念,同工酶的概念,酶的化学本质,分子组成,必需基团的分类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
1.酶的分子组成:单纯酶、全酶; 酶蛋白、辅基、辅酶的概念及其作用。
2.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结合基团、催化基团及其作用
3.同工酶:同工酶的概念及意义
第二节 酶的工作原理
【目的要求】
掌握酶促反应的特点;熟悉酶促反应的机理,酶与底物复合物的形成学说;了解酶的作用原理。
【教学内容】
酶促反应的特点:高效性(活化能)、高特异性和可调节性
酶促反应的机制:酶与底物的形成中间复合物的学说
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目的要求】
掌握米一曼氏方程,Km与Vmax值的意义,不可逆抑制,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的定义及其动力学特征;熟悉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教学内容】
1.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米一曼氏方程,Km与Vmax值的意义及测定
2.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最适温度
4.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最适pH
5.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不可逆抑制,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的概念和动力学特征
6.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