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新).doc

发布:2017-05-01约2.01万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34 第 四 单 元 教 案 小 数 的 意 义 和 性 质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熟练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与改写小数,以及比较小数的大小。 2、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难点: 难点:1、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名数间的改写。 3、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关键: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 教学建议: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第1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四年级下册教材第5051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的】: 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问题的过程,初步获得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4、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重难点】: 1、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用处。 1、猜数游戏,引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条带子是多少吗?请大家猜一猜。 教师:现在如果老师要用米做单位的话应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能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吗?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和实际测量中,像这类事有很多。有时在计算时经常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所以人们需要用另一种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我们就是今天要研究的小数。 2、师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小数的资料. 学生发言。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小数点的故事,大家想听吗?请我们班的胡宜之同学给大家讲故事:《巧遇小数点》(课件出示) 巧遇小数点 东方刚刚发白,自然数家族中小3就起床跑步了。 突然,小3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看那小东西挺小,忙道歉:“真对不起,把你碰伤了没有?你是什么数?我怎么没见过你呀?” 小东西眨巴着两只大眼睛说:“数?我可不是什么数,我叫小数点”。 小3摇摇头说:“不认识,大家都叫我小3,咱们交个朋友吧。”说完也不等小数点同意,拉着小数点就走。 自然数们看见小3带个小黑家伙,觉得挺有趣,一下子都围拢了过来。小3介绍说:“大家认识一下吧,这是我的新朋友小数点。” 数0好奇的问:“喂,小数点,你会干什么呀?” “我会变魔术。不信,我给你们表演一下,请0和1出来帮我表演”。小数点右手拉着1,左手拉着0,面对大家站好。突然,他大喊一声:“变”。一道白光闪过,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比1矮了一大截的0.1。 嘿!真有意思。0.1得意地自我介绍说:“我叫零点一。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我”。它看大家还没弄懂,就一挥手说:“你们跟我一块去课堂继续学习吧。” 二、学习小数的意义。 1、初步认识小数,预习反馈。 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你们还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小数的知识吗?请看:出示米尺图。(课件出示),通过昨天的预习,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老师这里有一把米尺,现在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 2分米、3分米呢?……? 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学生汇报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