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风PPT模板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ppt

发布:2017-05-31约2.3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 陈家泽 “三农问题”与二元结构的关系及其表现形式:土地资源的稀缺与人口的分母太大,紧张的人地比;农业生产方式在传统路径上长期延续和规模效率的低下; “城市歧视型”(city bias)的公共资源配置;     限制要素流动的户籍制度;     模糊的农民财产权利以及激励机制的缺失;     扩大的城乡差距;  ——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以新型城镇化道路带动“三农问题”的破解。  —— “三个集中”与“三次产业互动”  —— “全域”城乡规划一体化。  —— “还权赋能、农民自主”: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归 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 耕地保护基金与确权颁证、农村养老保险的关系 (至2010年6月,全市经过三年的农地确权工作,共颁发集体土地 所有权证338061个,使用权证1657959个;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1783681个;房屋有权证1571225个,林权证649260)  —— 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的体制机制 A.让农民平等享受各类公共资源,逐步缩小城乡福利差距; B.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制度 C.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D.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  —— “穿着风衣进城”的户籍制度改革 —— 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村民议事会制度 ——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前端与后端:确权是基础,流转是核心;农交 所与土地综合整治;新型城市化与级差地租;保护农民的财产权益 与共创共享。 (图表)1成都市人口城市化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 2007年1月,成都市开始探索试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2008年10月,成都市扩大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调整参保补助渠道和保险待遇,在全国率先建立耕地保护基金补贴农民参保缴费,实现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接轨。 2009年12月,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有机整合,消除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 2010年4月1日起,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 (图2)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是以工业化进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来拖动“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路径,可以用市场化的办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民进城的成本支付问题。但是,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点: —— 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平等权益,也就是“同地、同权、同价” —— 农民自主、自愿,以契约形式结合社会资本,作为主体,参与土地综合整治,         并共享土地级差地租收益。     —— “占补平衡”和“增减挂勾”是目前政策允许的可行方式,但必须尊重农民意        志 ,不能使农民“被上楼” ——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持有人在符合“三规”(即:土地利用总规、城乡规划、        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的前提下,可以引入社会资金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进        行土地利用。     ——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自由转让。鼓励持有人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如        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重庆地票交易所),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使用权。     —— 农民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主人,他们应当是使用权转让的最大受益者,政          府不可以从中获取利益;但可以在公开市场的交易中收取一定比例(不高于            10%)价款,形成“建新区”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基金。     —— 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仍然以确权为基础。 —— 逐步推进农村房屋自由流转(登记制度、地随房走) ﹡1 · 以“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思路,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创 新,充分体现“多予、少取、放活” ﹡2 · 追求“以人为本、社会公正”的政府公共资源配置制度安排,真正体 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 ﹡ 3 · 着力完善村级治理结构,建立以“议事会”制度为主的农民主体意愿 表达形式和公共选择机制 1.农村金融创新必须紧紧盯住“三农问题”    —— 作为国家战略,统筹城乡要解决的“三农问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