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 空气.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动植物的呼吸,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CO2?O2?光合作用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二.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探究1)无色无味气体、-1830C,液氧为淡蓝色 工业制氧气——液化空气——利用物理性质升温至-1960C以上- 1830C以下氮气空气液态混合物液氧氧气降温至-19360C以下升温- 1830C以上2)氧气密度比空气稍大小明设计了下列实验探究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请帮助他完成报告实验过程: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一瓶正放、一瓶倒放的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口,同时抽个玻片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氧气不易溶于水(但1L水能溶解30ml氧气,水中有少量的溶解氧供生物呼吸)如何证明中的水有溶解氧: 取池塘水,加热,杯壁有气泡 取池塘水和蒸馏水,养鱼,观察存活电解水实验中,阴极和阳极气体的体积比大于2:1,为什么: 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氧气3)氧气不易溶于水(但1L水能溶解30ml氧气,水中有少量的溶解氧供生物呼吸)如何给鱼池增氧: 不断向鱼池中通入空气, 用喷泉装置将鱼池中的水喷到空中解释夏天温高气压低,鱼抬头现象? 温高气压低,水中O2的溶解度下降解释冬天打洞捕鱼的原理 洞口水面与氧气接触面大,溶解氧多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组成和结构: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无数个氧分子组成氧气;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常见的氧化剂1)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爆炸:可燃物、有限空间、空气、火源3)缓慢氧化:有热无光的氧化反应4)自然:缓慢氧化聚积热量不能扩散,温度达到着火点1)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现象与O2的浓度有关: 空气中 纯氧中带火星的木条木炭硫粉红磷、白磷铁铝细铁丝铜1)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1)燃烧现象与O2的浓度有关: 空气中 纯氧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复燃木炭 红热 白光硫粉 淡蓝色 蓝紫色红磷、白磷 白烟 大量白烟铁 生锈 火星四射铝 致密氧化膜 耀眼白光铜 铜绿 反应 加热可反应除O2时间长硫、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点燃 CO22C + O2 点燃 2COS + O2 点燃 SO2铝、铁在氧气中燃烧 2Al + 3O2 点燃 2Al2O33Fe + 2O2 点燃 Fe3O4这三个实验集气瓶底都铺了一层物质,铺的物质分别是什么?起什么作用?为什么锥形瓶底部铺有一层细沙?细沙的作用是什么?1)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讨论:硫粉燃烧如何消除污染?如果铁丝在氧气中不能燃烧,请分析原因(至少三条)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辅细沙探究燃烧的条件:(2)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接触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H2、CO、CH4、酒精蒸汽——淡蓝色火焰煤粉、面粉等(3)如何使煤炉中的煤燃烧更旺?小结:写出有氧气参加的反应:1)与非金属:C、S、P、H22)与金属:Mg、Al、Fe、Cu 铁生锈、铜生锈3)与燃料:H2、CO、CH4、C2H5OH4)呼吸:C6H12O6 血红蛋白(文字表达式)研究一 氧气与空气密度的比较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解 释结论 经上述对比实验得出: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请你用化学方法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实验目的:利用氧气的性质,通过对比实验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实验器材:①已集满氧气盖上玻璃片的集气瓶2个;②木条1根;③火柴;④酒精灯实验报告: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解 释结论经上述对比实验得出: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研究二 探究燃烧的条件在一个铁制的坩埚里放入松节油,加热把它点燃,待燃烧正常以后,如下图所示,将坩埚半浸入水槽的水里,不久,火焰慢慢熄灭。取出坩埚再加热,再点燃松节油让其燃烧,再把坩埚半浸入水中,火焰又熄灭。造成松节油熄灭的原因是什么?研究三 白磷的燃烧 白磷是一种白色的蜡状固体,密度为1.82 g/cm3,有剧毒,不溶于水。化学性质较活泼,在空气中当白磷受到轻微的摩擦或被加热到40 ℃时即能着火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即使在常温下,白磷与空气接触也会发生氧化而冒白烟,以至燃烧起来。?(1)写出白磷在空气中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在自然界中没有现成的白磷,白磷只能通过生产得到,这是因为?。因此白磷应保存在 。?(3)白磷在水中一般不能燃烧,因为水中 。但你有办法让白磷在水中燃烧起来吗?说说你的设想:研究四 铁丝为什么不燃烧? 问题:某同学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