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杭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班级:规划1001
姓名:张治莹
学号:
2012年6月6号
杭州市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杭州市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调查分析,对于人口,政策及经济的增长等方面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驱动力。
关键词:土地利用 分类 发展
前言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土地利用反映了土地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种罂粟之间的关系。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以杭州市市区为例,根据对杭州市区土地利用的变化的分析,并研究其驱动力。
研究区域与主要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1 .杭州位于 HYPERLINK /view/61891.htm \t _blank 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 HYPERLINK /view/4150.htm \t _blank 浙江省 HYPERLINK /view/.htm \t _blank 省会, HYPERLINK /view/1044.htm \t _blank 副省级城市,浙江第一大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杭州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杭州市土地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市区总面积是3068平方公里。
2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 杭州市土地利用战略布局为:
杭州、嘉兴、绍兴和湖州四市,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及华中、华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布局相衔接并成为这些地区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打造浙江省可持续产业发展中心与创新基地,提升杭州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综合竞争力。
3 .杭州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布局
杭州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布局,着力提升杭州省域中心城区用地功能,优化老城区用地空间格局,整合新城用地空间,打破分区管辖权限进行统一土地利用协调,促进临平副城与下沙副城用地整合,富阳与之江旅游度假区用地协调,西部新城与余杭组团用地协调,强化萧山区与滨江区功能设施的协调。
(二)研究方法
主要方法是在统计年鉴中手机所需要的数据,结合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数据来源
以2001年到2010年杭州市统计年鉴,获得总面积,建设用地,道路面积,绿地面积。
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各用地面积数据统计
对于杭州市市区土地利用分类及数据统计。
表1 杭州市土地利用分类数据汇总(2001-2005)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市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177.18
227.43
255.58
275.02
302.29
市区实有道路面积(万平方米)
1180
1941
2349
2556
2895
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公顷)
1323
1544
1682
2306
2564
表2 杭州市度地利用分类汇总表(2006-2010)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市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314.45
327.45
344.48
437.45
392.73
市区实有道路面积(万平方米)
4091
4216
4185
4258
4485
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公顷)
12490
13284
14177
15686
16483
(二)用地数据变化幅度
1 .杭州市土地总体利用百分比。
表3 杭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图
如图,杭州式土地整体分类,可见山岭和林地所占比例很大,平原地区相对缺少。州市区位条件的改善和发展环境的优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地需求增大与土地供应不足、发展空间受限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又迫切需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机制。
2 .市区建成区土地利用近十年内的变化。
表4 杭州市市区建成区面积变化图(2001-2010)
据图可知,杭州市市区建筑用地在2007-2008年达到一个高峰,其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厂建设用地的增加,以及人口数的增加,导致住宅用地数量的增加。
3 .市区实有道路面积的变化。
表4 杭州市市区道路面积变化图(2001-2010)
杭州市市区道路交通用地在2005年显著增加,主要由于主城区改建,以及交通工具。例如私家小车的快速增加,对道路的要求轮速增加。
4 .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变化。
表5 杭州市市区绿地覆盖面积变化图(2001-2010)
由图可知市区绿地覆盖面积逐年增加,主要原因在于西湖风景名胜区用地,之江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