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复件_国史绪论及第一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课程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新中国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其主要内容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逐步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而展开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其主线是新中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史,涉及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国防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门新课,研究当代(1949年10月至今)的中国历史。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才开始真正的学术研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尤其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逐步确立了其学科地位。 按目前教育部学科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属于历史学下的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一个方向,也就是说一个三级学科,是中国通史中最贴近现实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基础课范畴。 其任务不仅仅是向历史专业本科生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还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通过该门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有基本的了解,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有明确的认识,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历史学研究中,至今还是非常薄弱的领域,属于新兴学科,有许多处女地需要开垦。但要全面正确反映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思想等内容,确非易事。 二、关于国史的历史分期 四阶段说 三阶段说 二阶段说 三、关于建国以来历史的基本估计 四、关于新中国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争鸣 要求 1、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 2、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依据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尊重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力求准确把握历史的本来面目。 3、要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全面把握与重点理解相结合、史论结合、课堂学习与自学讨论相结合、学习教材与读参考资料相结合 六、参考资料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廖盖隆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庞松等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郑惠等主编:《五十年国事纪要》,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人民出版社1982。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86、1988。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1、1993。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6、1997、1999。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人民出版社2000、200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 《毛泽东文集》第5~8卷,人民出版社1996、1999。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98。 《刘少奇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1985。 《周恩来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1984。 《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 《陈云文选》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5。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93。 石仲泉著:《毛泽东的艰辛开拓》,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陈雪薇主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大事件和决策调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中共党史研究》杂志(1988~今),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 《党的文献》杂志(1988~今),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人大复印资料)》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 本课程的考试方式为笔试,采用百分制, 其中卷面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3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笔记、作业与课堂参与。 第 一 章??????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 第 一 节 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建 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样建立的? 1、中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 中共武装斗争史的简要回顾 中国国情: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建党初期:思想启蒙、政治斗争、学运—工运—农运—兵运、纠察队、自卫队 国民革命:黄埔军校、叶挺独立团 土地革命:从城市暴动到“上山下乡”,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 抗日战争:民族动员中的战略选择:百团大战?还是独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