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心整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
1.(天津市2013年高三联考)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Br CuFeS2+O2=Cu2S+2FeS+SO2.每生成1 molCu2S,有4mol硫被氧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
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硫被氧化
2.(江苏南通2013高三调研)下图为与水相关的部分转化关系(水作反应物或生成物,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列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图所示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比较镁、铁与水的反应条件,可知铁的金属性比镁弱
C.工业上常用NO2与水的反应原理制取硝酸
D.实验室中可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2
3.(2013年北京东城区二模)已知:
是碳酸甲乙酯的工业生产原理。下图是投料比[]分别为3︰1和1︰1、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相同时,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曲线b所对应的投料比为3︰1
B.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小于Q点
C.N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中碳酸甲乙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8
D.M点和Q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2013年江西老牌八校化学试题,10)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完成的是( )
①非金属置换金属的反应 ②弱酸可以生成强酸的反应 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⑤铜置换出氢气的反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福建厦门2013届高三期末考试)已知:KClO3+C+SKCl+CO2 ↑+SO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若反应中C和S的质量比为3:4,则n(KClO3):n(CO2)为1:1
B.若反应中C和S的质量比为3:16,则n(KClO3):n(CO2)为2:1
C.SO2通人NaHCO3溶液产生CO2,可证明非金属性S强于C
D.KClO3与SO2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制得ClO2,可证明SO2的还原性强于ClO2
6.(江苏无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它的一些性质或用途见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NO2的稳定性大于NH4NO2
B.NaNO2与N2H4反应,NaNO2是氧化剂
C.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NaCl与NaNO2
D.NaN3分解,每产生1molN2转移6mole-
7.(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月考)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①2Sb2S3+3O2+6Fe=Sb4O6+6FeS ②Sb4O6+6C=4Sb+6CO ,关于反应①、反应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氧化剂是Sb2S3,反应②的氧化剂是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 mol FeS时,共转移6 mol电子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D.反应①的氧化产物是Sb4O6和FeS,反应②的氧化产物是CO
8.(2013届江苏苏南四校高三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8NH3(g)+6NO2(g)==7N2(g)+12H2O(g);ΔH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 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将I-完全氧化为I2,用HNO3作氧化剂比用H2O2效果好
C. 原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一定减轻,正极的质量一定增加
D. 由于Ksp(MgCO3)Ksp[Mg(OH)2],因此水垢中MgCO3会逐渐转化为Mg(OH)2
9.(湖北省黄冈市2013届高三月考)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O3 + 6P=3P2O5+ 5KCl ,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上述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
C.因红磷和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上述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
D.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 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10.(2013届广东省六校高三月考)实验室制氯气时,多余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2仅作氧化剂
B.NaClO是还原产物
C.每生成1 molNaCl,有1molCl2被氧化
D.每转移1 mol电子,有0. 5molCl2被还原
11.(2013届北京东城高三月考)已知:
① 向KMnO4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