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二届全国博士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生命科学与人类进步”学术研讨会通知
各设站单位:
随着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促进了各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涌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为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展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生命科学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由北京大学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北京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北京博士后联谊会、北京大学博士后联谊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生命科学与人类进步”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03年10月下旬在北京大学召开,会期2天。现已由上述单位联合组成会议组委会,聘请院士和知名专家担任学术指导。大会将以生物技术、医学、药物科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科学为主题,并邀请院士和著名专家学者报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大会论文经专家评审后拟由EI源刊、国家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公开出版。现面向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工作的教授、专家、在站博士后和出站博士后征集论文,请全国各设站单位协助论文推荐工作,并真诚地邀请专家、教授和广大博士后出席。
会议宗旨:
广泛交流全国博士后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医学、药物科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科学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成果和技术方法。探讨学术问题,拓宽服务领域,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创新。
会议内容:
1. 院士和知名专家作特邀报告。
2. 大会主题报告,即博士后交流报告,报告内容分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医学、药物科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科学四大领域。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① 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 ②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
③ 转基因与克隆; ④ 纳米技术与基因治疗;
⑤ 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发育人体健康生物药物技术基因工程药物王志珍王志新?组织委员会:
主 任:庄子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秘书长)
副主任:柯 杨(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
李联伟(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秘书长)
任东伟(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基金处处长)
纪子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基金处副处长)
冯支越(北京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
聂克珍(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
秘书长:籍国东 侯振刚
委 员:罗海玲 曲天书 王勇 厉将斌 马东瑶
学术委员会:
主 任:朱作言 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副主任:丁明孝 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顾红雅 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邓宏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学报被国际权威检索文献数据库CA、SA、MR、GR以及EI外围等收录,是国内自然科学综合类学科的核心期刊,在国内的被引用率、影响因子等在综合类学术期刊中都名列前茅。学报1995年以来多次获奖,1999年获教育部“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和首届“国家期刊奖”。
1. 论文类型
1.1 述评 介绍作者在领域近期研究进展。作为背景和对比,可以简略评述国内外同行的工作。字数(含图表和参考文献)不超过6000字(5页)。文前要有不超过300字的中文摘要、3~6条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后要有不超过300个词的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1.2 研究论文: 介绍未发表过的研究成果。要求数据完整、可靠,结论明确,篇幅不超过6000字(5页)。其余同“1.1”。
1.3 研究简报 简要、快速报道研究工作的主要结论或阶段性成果。方法过程从简,主要数据齐备,结论明确,篇幅不超过3000字(3~4页)。文前要有中文摘要,列3~5条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后要有不超过200个词的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2 正文书写顺序
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附录;参考文献;英文标题;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英文作者单位等(同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若论文为基金项目,请在文章首页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若为英文稿书写顺序同上,仅将中、英文对换。注意:文中出现的量和单位要求符合国家标准(GB3100—3102)。
3 图表、照片的要求
3.1 曲线图、示意图和照片 图要放在正文相应位置上。图要精选,原则上不超过6幅。若图中有坐标,要求用符号注明坐标所表示的量(斜体),单位(正体)。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若有图注,靠近放在图下部。图下写明对应的图号和图题(中英文对照)。若提供照片,灰度必须清晰。
3.2 表格 采用3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号和表题(中、英文对照)放在表上。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用符号),若单位相同可统一写在表头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