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案.pdf

发布:2024-12-23约1.43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第5单元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第5单元

16风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憧、憬”等生字,规范书写“筝、拔”等生字,理解“憧憬、大惊失

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

子抄下来。

2.过程与方法

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课文的线索把作者放风

筝的过程说清楚。

3.情感与价值

抓住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

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课前进行一次放风筝比赛。

教师:1.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四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教)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激趣导入,情境再现

1.回忆放风筝的情景。

同学们,上星期我们举行了一次放风筝比赛,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放风

筝的。其中发生了哪些有趣或难忘的事情?(重点引导学生说动作和当

时的心情。)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

筝,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感受与我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板

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先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

想:课文围绕风筝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

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教师总结概括板书:做风筝、放风

筝、找风筝。(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归纳概括。)

三、朗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思考:你认为“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

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

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

别的肯定和鼓励。

4.联系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说说哪些部分的情景感受和你最相似,并

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

(2)说说自己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的。

(3)学生评价,教师小结。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