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乡土教育之实施-高雄国民教育辅导团.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會領域鄉土教育之實施
秦葆琦 104.3.6
大綱
一、鄉土教育的意義
二、鄉土教育的範圍及其重要性
三、課程中的鄉土教育
四、社會領域教科書中的鄉土教材
五、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的鄉土教材發展計畫
六、98-99年度向教育部申請計畫實施
七、100-103年度向教育部申請計畫實施
八、鄉土教材的教學策略
九、鄉土教學實施的成效與省思
十、結語
一、鄉土教育的意義
(一)鄉土教育可以讓學生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產
生對鄉土的感情、關懷和責任,進而發展服務
家鄉、造福社會、建設國家的情懷。
(二)鄉土教育有助鄉土文化的保存與發展。藉由鄉
土教育的實施,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致力於鄉
土文化的研究,另一方面,促進鄉土文化的保
存與發展。
(三)鄉土教育可以活化教材僵化的現象,鄉土教材
的多元化是教育改革的良方,有助於提昇教育
品質。
一、鄉土教育的意義(續)
(四由於鄉土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因此不宜套用)
現成的模式,必須依據其獨特性,發展出各地
區鄉土特色的描述方式和內容。
(五)鄉土立場的鄉土教育,在使地方上的每一個人,
適應參與鄉土生活,培養出對地方的情感,並
改善和維護地方的生活環境。
(六)教育立場的鄉土教育,將某些鄉土現象視為教
學資源,培養具有世界觀的現代公民,以避免
產生偏狹的地域主義。
二、鄉土教育的範圍及其重要性
(一)九年一貫的教育理念:學校本位的課程 (學校、
社區為範圍,最適合生活課程的發展)
(二)培養學生達成社會領域「認同本土」的課程目
標 (台灣為範圍)
(三)鄉土是學生識覺的 (第一手經驗)、日常的
(日常生活)、主體(認同與接納)的空間。
鄉土的範圍是從學校、社區到鄉鎮縣市到台灣
三、國小課程中的鄉土教育
(一)82年課程標準「鄉土教學活動」:歷史、地理、自然、語
言和藝術。
(二)九年一貫課程取消了「鄉土教學活動」,但在各領域的能
力指標中仍可見到:
1.語文領域 :鄉土語言(含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 )
2.生活課程
1-1-2描述住家與學校附近的環境。
1-1-3了解住家及學校附近環境的變遷。
1-1-4描述家庭定居與遷徙的過程。
以在地化教學設計進行教科書的轉化
三、國小課程中的鄉土教育
(二)九年一貫課程取消了「鄉土教學活動」,但在各領域的能
力指標中仍可以看見(續):
3.社會領域
第二學習階段:
• 人與空間:
1-2-1至1-2-8以「地方或區域、地方與環境、家鄉、聚
落、鄉土、生活空間」等概念敘述,未明確規範鄉
土的範圍。
• 人與時間:
2-2-瞭解居住地方的人文環境與經濟活動的變遷。1
2-2-認識居住地方的古蹟與考古發掘,並欣賞民俗之美。2
三、國小課程中的鄉土教育
(二)九年一貫課程取消了「鄉土教學活動」,但在各領域的能
力指標中仍可以看見(續):
3.社會領域
第三學習階段
• 人與空間:
1-3-1至1-3-10仍以「生活環境、地方與環境、地表事
象、人口空間、農村與都市、城鄉、區域、生活環境、生活空
間、地方或區域」等概念敘述,未明確規範鄉土的範圍。
• 人與時間
2-3-認識今昔台灣的重要人物與事件。1
2-3-2探討台灣文化的淵源,並欣賞其內涵。
2-3-瞭解今昔中國、亞洲和世界的主要文化特色。3
4.其他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中,亦有相關之能力指標。
四、社會領域教科書中的鄉土教材
(一)教材內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