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学《春晓》教学计.doc

发布:2019-09-01约2.3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春晓》教学设计 广宗县第三小学 王会习 教材分析:《春晓》给我们展现了一幅雨后春景图,它描写的主要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鸟雀到处鸣叫,经过一夜的风雨,地上到处是落花,字里行间都流荡着春晨的浓浓气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在上学期已经接触过《静夜思》等五言古诗,但是古诗的鉴赏能力还比较薄弱。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我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利用图片再现古诗的情境,指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设计理念:古诗词的语言是祖国语言宝库中的精华。古诗词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诗词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积累一些优秀的古典诗词,而且能使学生感受、了解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还可以涵养学生的性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不仅要注重积累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优美,要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学理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由“要你学到我要学”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出诗韵、诗情。 3、了解古诗意思,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懂得珍惜春光。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读中学,读中悟”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感受春天的美丽。 课件出示春天的图片,感受春天的景色和特点。 师:这是什么季节?图上有什么? 生答… 对,这是春天的图画。看,老师这儿还有一幅图,你从哪看出春天来了?先请学生单个说,然后再请学生完整地说出图画。 2、出示古诗图,以讲故事的形式渗透诗的意思。 师:春天多美呀!我们都喜欢春天,古代的许多大诗人也被春天陶醉了。他们写出好多好多诗文歌颂春天,赞美春天。 师:看,这位就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在一个雨后的清晨,他刚刚从香甜的梦中醒来,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淡淡的花香,清脆的鸟叫,还有那些被雨水梳洗变得鲜艳的花草,真让他心旷神怡;可是再一看到那些被昨夜风雨打落的花瓣,又令他无限惋惜。大诗人把这种感受和景色写入诗中,就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春晓》里。 3、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春晓的晓是早晨的意思,那春晓就指什么。 学生: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二、初读古诗,扫清文字障碍。 1、初读古诗,要求:(1)认真拼一拼读一读,把字音读准。 ?????? (2)遇到不认识的圈出来,多读两遍。 学生开始读古诗。 2、学认三个生字。 (1)请带着拼音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对了,你也跟着拼读一次。 (2)练习不带音直接认读三个生字。 3、把生字带入课文再读古诗。 三、感悟朗读,理解古诗。 1、播放课件感受意境。 师:孩子们,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学生说,老师板书:鸟,画,风雨 2、师:春天,鸟儿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说,找到诗句“处处闻啼鸟”。 指导朗读:如果你听到叽叽喳喳悦耳动听的鸟叫,心情如何?体会诗人诗人春日里醒来的喜悦之情。 学生说出心情,并让学生带着这种心情去读“处处闻啼鸟”。 3、师:诗中所描写的花儿又怎么样呢? 学生说,并找出“花落知多少” 师:为什么有这么多花落下来? 学生找出“夜来风雨声” 指导朗读:看到这么多花被风雨打落下来,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体会是人的惋惜之情。 学生说,带着惋惜之情练读这两句。 四、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1、为什么说“闻啼鸟”不“说闻鸟啼“? 2、你用两种方法读一读看看哪种方法好? 3、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说说第一、二、四句诗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 五、练习朗读、背诵。 1、师:孩子们,老师也想为大家朗读一遍古诗。请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诗中的美丽景色。 2、学生说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次重温诗意,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4、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六、配乐朗诵。 1、 师:如果配上音乐,这个春天的早晨就更美了。你就是大诗人,来美美的读一读吧。 2、请优秀的孩子上讲台展示朗诵朗。 七、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给大家朗诵一下吧! 附:板书设计: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教学反思:《春晓》这首古诗,对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