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党校图书馆的现状、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党校图书馆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党校图书馆的方方面面,它仅包括读者信息、馆藏资源信息、特色数据信息、馆内人员信息,在运作中完成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其目的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运用有限资源来实现目标。中央党校在2010年6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图书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党校图书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全党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应用现代化手段,创新工作,改善服务,建设具有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功能的复合型图书馆,丰富、完善馆藏结构,突出党校特色,形成有机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一、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党校图书馆的信息化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我们江苏省来看,市级党校图书馆基本上都建立了宽带校园网、多媒体教室,为党校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还建设了自己的网站。市级党校图书馆还有以下几点不足:
1.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尽管在党校教学评估的推动下不断扩建新校园,尽管各党校都重视图书馆工作,不断投入文献购置经费,增加馆藏文献数量,加快文献资源建设速度。但是,评估后正常财政拔款的百分比系数都不能到位。
2.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正确定位党校图书馆的办馆目标,是党校图书馆建设首要的基本的问题。目前,一些党校相关领导层对党校图书馆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定位不准,未从全局的角度,认真地规划图书馆的建设,出现了诸如图书馆整体发展跟不上党校教育发展的步伐,图书馆建设中存在偏离党校的办学要求,部分图书馆在规模化建设中存在忽视质量和内涵建设而盲目扩张等问题。同时,部分图书馆人员受自身观念的束缚,思维定式、行为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以藏为主”的理念上,对如何满足网络环境下读者新的需求,研究、思考较少。
3.特色化信息资源缺乏
特色信息资源是党校图书馆充分展示其个性,提高其信息服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能够展现党校自身学科、教学和科研特色。目前,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缺乏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和统一分工,分散建库、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十分严重,而且类型单一,专业特色不突出,多以文摘、目录、题录等数据库为主,全文、图形库偏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盲目采购,缺乏各自的特色,更新速度比较缓慢,没有根据党校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采集文献。
4.人才问题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电子信息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自主开发涉及的技术更为复杂。平时的维护服务与管理都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尤其是信息资料的长期保存问题更为突出①专业出身的图书馆员相对较少。据抽样调查,具有正规图书资料专业文凭的职员只占整个图书馆职员的15%。市级以下党校图书馆基本没有。②继续教育不够。许多党校图书馆员接受继续教育不考虑本职工作的需要,而仅仅是为了拿文凭、评职称;③图书馆缺少人事自主权,不能主动安排本馆人员外出进修,参加有关业务培训、学术研讨会等。
5.信息采购和处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在党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建设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显得相当重要。面对新的网络环境,我们应及时调整更新建设人员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然而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采访人员的学科专业知识欠缺,计算机、网络和外语能力不足,知识结构老化,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从而导致网络环境下文献采购质量下降。
二、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加强党校信息化建设,是党校干部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目标,不再积累大量的文字文献,建设大书库,而是逐步实现资源信息化、特色化,建设信息化的图书馆,向特色化发展。
1、基础设施建设。硬件、软件、机房和网络环境建设。硬件建设,要配置可以满足多方面的服务器,网络接入设备、个人电脑、办公辅助设备等待;软件建设,除常用的供个人使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外,还要配置数据管理系统、安全系统、教学和行政管理系统、网站建设等。在网络环境下,现代校园网主要功以校园内组建高速局域网接入Internter的形式构架。
2、信息源建设。基础信息源是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是由馆藏和网上资源两部分组成,,且网上资源日趋丰富。处理信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建立可以共享的信息数据源。在信息数据的处理中,特别要注意信息标准性和共享性。
3、教学信息化建设。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是党校信息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