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比例尺的应用20143.doc

发布:2017-04-19约1.5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0—51页《比例尺的应用》例2和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应用比例尺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比例尺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比例尺的实际意义,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在求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0 100km 50 2、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1∶300000000 (2) 3、导入,板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题2。 (1)出示例2及插图。 (2)学生读题,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3)比例尺1∶500000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4)学生尝试解答。 师:你准备选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组内分别选用不同的解法,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师巡视指导。 (5)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预设:方法一:10×500000=5000000(厘米)=50(千米) 方法二:10÷ EQ \F(1,500000) =5000000(厘米)=50(千米) 方法三:10×5=50(千米) 方法四:用方程解答。 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χ厘米。  EQ \F(10,χ) = EQ \F(1,500000)  χ=10×500000 χ=5000000 5000000厘米=50千米 强调学生在设未知数的时候注意单位,最后的结果是实际距离时通常以米或千米作单位。 2、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学生读题,了解题目要求。 (2)思考:画图要先解决什么?怎样解决? (3)学生分组讨论,找到解决办法,合作完成。 (4)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图上的长:80m=8000cm 8000× EQ \F(1,1000) =8(cm) 图上的宽:60m=6000cm 6000× EQ \F(1,1000) =6(cm) 操场平面图 比例尺:1∶1000 3、练一???。 完成课本第52页“做一做”第1、2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54页练习八第4、5、6题。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 例2 例3 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χ厘米。 图上的长:80m=8000cm  EQ \F(10,χ) = EQ \F(1,500000)  8000× EQ \F(1,1000) =8(cm) χ=10×500000 图上的宽:60m=6000cm χ=5000000 6000× EQ \F(1,1000) =6(cm) 5000000厘米=50千米 操场平面图 答: 比例尺:1∶10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