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察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道路勘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CourseDesignofRoadSurvey
学分:1
学时:总学时1个集中实践周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桥涵水力水文学;土木工程概论;道路勘察设计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授课对象: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修读学期:第6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的学生掌握一般道路勘察设计的方法,培养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和今后适应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等专业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和今后适应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等专业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拟达到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在构建道路勘察设计基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现行规范中与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技术规定,使学生掌握道路勘察设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内化和运用,最终呈现设计成果。
课程目标2: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熟悉理解并应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解决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工程的问题。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指标点3-3能够完成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结构、桥梁等项目的设计,以及相应的施工方案的设计,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1
0.7
指标点10-1能就土木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以撰写报告、陈述发言、设计文稿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指令或质疑,并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
课程目标2
0.3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在地形图上确定路线起点、重点和控制点
阅读地形图,查清路线带的地形、地物特征,并定出起点、终点和中间控制点;
重、难点:确定中间控制点。
德育要求:培养工匠精神。
0.5天
学生独立设计、教师答疑指导
课程目标1、2
2
选线、定线
在地形图上进行选线,通过比选,最终确定公路具体走向,必须选出两条路线进行比选;
重、难点:确定比选指标。
德育要求:培养工匠精神。
0.5天
学生独立设计、教师答疑指导
课程目标1、2
3
平面线形设计
根据选定的公路具体走向,确定交点位置,计算交点间距、偏角,并根据地形、地物和《规范》的要求确定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计算出平曲线各要素、公路总里程;
重、难点:计算平面线形各要素。
德育要求:培养底线意识;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1.5天
学生独立设计、教师答疑指导
课程目标1、2
4
纵断面设计
按照20米的间距在地形图上定出各中桩的位置,读出其地面高程,依此点绘出纵断面(若地形变化大,则要考虑加桩);纵断面图设计;编制《路基设计表》;
重、难点:确定地面线、竖曲线设计各要素。
德育要求:培养工匠精神和底线意识;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1天
学生独立设计、教师答疑指导
课程目标1、2
5
横断面设计
点绘横断面地面线,进行横断面设计;
重、难点:确定横断面的地面线、设计线,土石方调配。
德育要求:培养工匠精神和底线意识;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1天
学生独立设计、教师答疑指导
课程目标1、2
6
整理成果、提交
整理装订成册。
0.5天
学生独立完成
课程目标1
合计
5天
四、课程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布置设计任务书、时间安排计划表和指导书,设计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时间节点开展抽查,集中答疑。课程设计按照集中设计方式进行,由指导教师集中答疑并检查阶段性工作,重点检查设计过程的原始数据。最后对成果进行验收、批改。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
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由抽查情况和设计成果等项组成,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抽查情况成绩占40%,设计成果成绩占60%。
2.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
序号
教学环节
课程目标1
(分值)
课程目标2
(分值)
合计
1
抽查情况
30
10
40
2
设计成果
40
20
60
课程目标对应分值
70
30
100
(二)考核与评价标准
1.抽查情况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值
观测点
90-100分
70-89分
60-69分
0-59分
抽查情况
能按任务书要求和实施计划的时间节点完成。完成该过程100%以上并设计内容齐全。
能按时按要求完成。完成该过程80%以上并设计内容齐全。
较短延时完成。完成该过程60%以上并设计内容齐全。
较长延时完成或不交。完成该过程50%以下的设计内容齐全。
2.设计成果考核与评价标准
分值
观测点
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