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节--循环系统.ppt

发布:2019-02-27约3.03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循环系统 一、概述 循环 系统 血液循环 淋巴循环 血液 心脏 血管 淋巴液 淋巴管 淋巴 器官 血浆 血细胞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结 脾 胸腺 扁桃体 (一)血液循环系统 1. 血液 成分 正常值 特征 功能 血浆 55% 水分 91%-92% 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细胞生存的环境;去除纤维蛋白原后,剩下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清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红蛋白 7% 葡萄糖 0.1% 无机盐 0.9% 血 细 胞 45% 红细胞 男500万个 双面凹陷的圆盘状,体积较小,数目较多,无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 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女420万个 白细胞 0.5-1万个 形态多样,体积较大,数目较少,无色有细胞核 具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血小板 10-30万个 形状不规则,体积很小,无细胞核 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还可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正常红细胞计数: 男性:4.0-5.5X10*12/L 女性:3.5-5.0X10*12/L 新生儿:6.0-7.0 X10*12/L 正常血红蛋白含量: 男性: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儿童: 110-160g/L 正常白细胞计数: 成人:(4.0-10.0)X10*9/L 新生儿:( 15.0-20.0)X10*9/L 儿童: ( 5.0-12.0)X10*9/L 正常血小板计数:(100-300)X10*9/L 2. 心脏 位于胸腔内 形状像桃子 四个腔 房室之间有瓣膜 左右两半不相通 心率与心律 3. 血管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种类 概念 结构特点 动脉 是从心脏流向全身的管道 管壁很厚、富有弹性、管径很粗大、血流速度很快 静脉 是血液流回心脏的管道 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有些静脉管腔中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 血管 连接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管 管径极小,管壁极薄,血流速度极慢。是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的场所 血压 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新生儿收缩压60-70mmHg; 1岁时70-80mmHg; 2岁以后收缩压为年龄X2+80mmHg; 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 增高。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 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 身性疾病。 原因: 1、遗传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 3、 其他:体重、年龄、饮食等。 类 别 收 缩 压 (mmHg ) 舒 张 压 (mmHg ) 理想血压 120 80 正常血压 120~129 80~84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 ~159 90 ~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 ~179 100 ~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 ≥140 90 脉搏 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节律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 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浅表动脉上可触到的搏动。 脉搏与心跳一致,正常为60-100次/分,平均为75次/分。 脉搏可反映心脏和动脉的机能状况。 4. 血液循环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5.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受植物性神经的支配 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血压下降 (二)淋巴系统 1. 淋巴液和淋巴管 淋巴液是淋巴管道内流动的无色透明液体,由细胞 代谢的废物及细胞间的水分渗透进淋巴管形成。 毛细淋巴管分布于全身,逐渐汇合成较大的淋巴管, 最后汇集到两根较粗的淋巴干。淋巴干与上、下腔 静脉相通,加入血液循环 2. 淋巴器官 包括淋巴结、脾、胸腺、扁桃体 淋巴管道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扁圆形小体叫淋巴结,身体浅 表部位的淋巴结群主要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参与机 体的免疫功能。 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过滤血液、造血、参与免疫、 储存血细胞等功能。 胸腺是一个淋巴器官,兼有内分泌功能。能分泌胸腺素和产 生T淋巴细胞。 扁桃体位于咽后壁两侧,与机体免疫有密切关系。 二、循环系统的特点 (一)血液 幼儿血液总量相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