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绵竹年画知多少
——2010秋德外小学三年级体验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参观绵竹,了解绵竹灾后重建新面貌。
了解绵竹年画的历史和特点。
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地点:绵竹年画村
时间安排:
活动安排:
1.第一时间段:1:30 北门集中,由于艳老师进行安全教育。
1:40 乘车出发
2.第二时间段:
2:30 ——2:50 到达绵竹年画村,各班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向学生讲解注意事项及要求,重点强调安全。
2:50棗3:50 各带班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年画村,观赏年画,并给学生讲解年画的历史和有关年画知识。
??
4:00各班整队集合 ,清点人数,乘车返校,并分班总结。
活动策划:李白玲、于艳、任俊
具体人员安排
1、徐朝霞、蒋雯潇:负责活动的通讯报道等
2、陈可为:负责队伍的集合、整顿及其他临时性工作等。
3、张天骄:负责活动的照相、摄像、音响及其他临时性工作等。
4、各跟班老师(负责本班学生的安全、纪律、生活及活动组织)
3.1班 陶 丽 李白玲 何 雯
3.2班 唐玉秋 蒋雯潇 廖述蓉
3.3班 谢小梅 吕 赞 周 霞
3.4班 陈道琼 李 虹 钟昌敏
3.5班 于 艳 莫倦航 周丽萍
3.6班 马官玉 张 容 黄鸣霄 岳 丽
3.7班 王朝晖 李 蕊 徐忠琼
3.8班 李冯波 徐朝霞 胡克蓉
3.9班 刘 洋 任 俊 梁老师 夏雨馨
七、注意事项
1.每位老师应提前一周做好上课准备,包括绵竹年画、绵竹地理、灾后重建的相关情况的了解,做好充分准备,切实提高本次活动的质量。
2.活动前,各班对学生进行纪律、安全、礼仪、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各班把学生分组,选出组长。要求各班把学生在实体活动中的 表现纳入个人、小组评比。
3.活动中加强安全管理。每次活动,全年级统一出发,统一返校。活动中,全体教师要全程陪同学生,将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
4.各班老师应分工合作,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5.活动后,各班要对每次的实体活动及时进行总结,落实评比。
6.注意留下活动的文字、影像资料,各正副班主任负责本班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其他任课教师也要注意收集整理活动资料。
7.活动前,须将体验活动的主题及相关准备事项以家校联系书、校讯通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后,班级要将活动的开展情况告知家长。
八、安全预案:参照《德外小学体验活动安全预案》执行
发生事故的应急方案
1、陈可为、生活老师:对出事故的学生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保障救护及时;生活老师对出事故学生的情绪、思想及时了解,采取相应措施。
2、各班主任、副主任:当事故发生时,马上集合,清点本班人数,有序地组织学生安全离开现场,对学生的情绪、思想及时了解,针对学生状况做好安抚、教育工作,了解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做好记录。组织学生安全返校。
协调联络:李白玲主任 于 艳
负责全体人员的调度安排、对内对外的联络、报告,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做好记录。
九、活动资料
1.概述
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流行于中国西南的年画品种。由于多以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又称绵竹木版年画。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注入了新内容及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绵竹年画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产品除运销两湖、陕、甘、青及四川各地外,还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2.起源
绵竹年画历史悠久。她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还是一个谜。据《山海经》等记载,相传在东海渡朔山上有一棵弯曲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它的枝桠一直伸向东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是哥俩,名叫神荼(读音伸舒)、郁律(读音郁律)。他们发现有害人的恶鬼,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从周代起每逢年节,人们便用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像,悬于大门或寝室门两侧,用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后来唐代,又出现了能镇邪纳祥的秦琼、尉迟恭的画像,这以后门神就越来越多了。不过,以往的门神,包括由门神演变而成的中国年画,多由画师手工画成,直至宋代,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木版年画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行和发展起来。待到明清以后,形成了各具特色和最大规模的中国四大年画制作中心。即:四川的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花桃坞,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3.特点
绵竹年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