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脏瓣膜病内科学第版.ppt

发布:2019-09-22约1.11万字共1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病因 (二)慢性AR 1.主动脉瓣本身病变 ① 风心病 约2/3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风心病所致 ②先天性畸形: 二叶主动脉瓣 ;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脱垂; ③感染性心内膜炎; ④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 ⑤ 主动脉瓣粘液样变 * 病因 (二)慢性AR 2.主动脉根部扩张 ①Marfan综合征 ②梅毒性主动脉炎 ③其他:高血压性主动脉环扩张、主动脉夹层形成、强直性脊柱炎 * Marfan综合征 1.遗传性结缔组织并,通常累及骨、关节、眼、心脏和血管。 2.典型表现:四肢细长,韧带和关节过伸、晶状体脱位和升主动脉呈梭形瘤样扩张。 * * 关节过伸 * 晶状体脱位 * 瘤样扩张 * 正常 小夹层(箭头) * 病理生理 (一)急性: 舒张期反流→LV容量负荷↑→LVEDP↑→LA压↑→肺瘀血水肿 (二)慢性: 代偿机制为LVEDV↑、LV扩张、离心性肥厚、运动时外周阻力↓、HR↑ 心肌缺血机制:LVH↑使心肌耗氧↑、DBP↓使冠脉血流↓ *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急性:①轻者可无症状; ②重者可突发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 ③更重者,烦躁不安,神志模糊甚至昏迷。 2.慢性:①可多年无症状,维持20年以上;②反流量增加,出现与心搏量增多有关如心悸、心前区不适、头部强烈搏动感等症状。③晚期出现左心衰竭表现;④胸痛;心绞痛较AS少见;⑤晕厥罕见。 * 临床表现 ( 二)体征 1.慢性: (1)面色苍白,头随心搏搏动。心尖搏动 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 (2)心音 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 (3)心脏杂音 高调递减型叹气样舒张早期杂音,坐位前倾位呼气时明显,向心尖区传导。反流明显者,常在心尖区听到舒张早中期杂音(Austin-Flint杂音) (4)周围血管征: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周围血管征常见。 * 临床表现 ( 二)体征 1.急性: ①重者可出现面色灰暗,唇甲发绀,脉搏细数 ② S1减弱, P2亢进 ③舒张期杂音柔和、短促、低音调 ④无明显周围血管征。 ⑤心尖搏动多正常 ⑥肺部听诊刻纹机哮鸣音、水泡音 *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X线检查 1.慢性:左心室明显增大,升主动脉明显扩张,呈主动脉型心脏(靴型心)。 2.急性:心脏大小正常,无主动脉扩张。常有肺淤血或肺水肿征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X线检查 左心室增大 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似靴形: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男,36岁,风心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80mm *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二)心电图 急性者常见窦性心动过速和非特异性ST-T改变。慢性者常见左心室肥厚劳损 (三)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探测主动脉瓣下方的全舒张期反流 轻度AR:射流宽度LVOT的25%,每次搏动的反流量30ml,反流分数30% 中度AR:射流宽度为LVOT的25-65%,每次搏动的反流量30-59ml,反流分数30-59% 重度AR:射流宽度LVOT的65%,每次搏动的反流量60ml,反流分数50% * 诊断 有典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伴周围血管征,可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超声心动图可助诊断 慢性AR合并AS或二尖瓣病变,支持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 * 并发症 IE较常见,常加速心衰的发生; 心衰,慢性者常于晚期出现。急性AR出现较早; 室性心律失常常见,但SCD少见。 * 治疗 (一)慢性 2.手术治疗 人工瓣膜置换术为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主要治疗方法 适应证: 有症状和左心室功能不全 无症状伴左心室功能低下 有症状而左心室功能正常者,先试行内科治疗,如无改善,应尽早手术治疗 * 治疗 (二)急性 人工瓣膜置换术或主动脉修复术为根本措施 内科治疗一般仅为术前准备过渡措施,目的在于降低肺静脉压,增加心排血量,稳定血流动力学 * THE END * * Figure 1. Volume-rendered image. Normal anterior mitral valve leaflet (black arrow) and caseous calcification of the mitral annulus (arrowheads) at posterior mitral valve leaflet are shown. Heterogeneity of the caseous calcification of the mitral annulus is confirmed by widely varying densities, including negative Hounsfield units (HU) consistent with fatty degeneration (straight arrow), 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