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但何谓自主学习,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自主学习的过程不是某一堂课的自主学习,而是整个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通过营造氛围,培养兴趣、热情,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等能力,时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自主学习;营造氛围;学习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50-02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所胃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主动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相对于传统学习方式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它能实现学生学习个性的解放与发展,实现学生课堂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从多方面人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
一、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营造民主、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创造一泞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也是在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教师所应追求的目标。当学生处在偷决、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时,自主学习的热情才更容易被激发;其次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学生认知存在差距,在学习信息技术面前缩手缩脚,不敢尝试。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如果成绩差的学生出错了不要急于评价,要帮助学生弄清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二、在教学过程中多留时间给学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资源,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反复地比较,广泛地采集信息,独立的思考问题,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讲的时间要尽量减少,学生能看懂的,就让学生自学,有些问题稍加点拨,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并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去试一试。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这样就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
三、对学生的要求要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学习
学生的智力和发展是存在差异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帮助每一个学生确定一个跳起来能达到的目标,让他们体验成功,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的学习才会积极主动。如果我们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全体学生,必然会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即:一部分人刚好吃饱,一部分人吃不饱,浪费许多学习时间;一部分人吃不了,逐步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经历、学习兴趣、学习特长等,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比如我在教学收发电子邮件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采用几种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演示一种用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其他收发方式就可以了,必要时再作一些指导和点拨。而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演示一种用Web方式收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之后,就要求列出并讲解其他一、二种收发电子邮件的详细步骤,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对低层次的学生,采用的方法则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先作一些演示和讲解,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Web方式后,再给出几个任务,让学生去尝试练习,必要时还要再做一些演示。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每一个学生就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了。
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是取自多方面的,不仅来源教材,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突发事件,来自学生。比如:教师节时,学生们喜欢送贺卡给我,我便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电子贺卡从网上发送给老师。许多学生爱玩游戏,一次上网浏览时有学生无意闯人游戏下载中心,同学们都兴奋了,纷纷进人其中选自己爱玩的游戏,过了一会儿就有人发现游戏程序不能被启动,试了很多方法也没用,就在大家欲得不能之时,我及时导人了“程序下载”教学,而且延伸到其它下载的相关教学。还有学生喜欢到网上进行QQ,这时我就把握机会教他们如何安装一些常规的软件和在网上如何申请的操作。平时,我十分赞赏学生提问,学生们也常常把课后遇到的有关难题带到课堂上来,我便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学,把有代表性的内容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更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