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类型与读者服务的创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类型与读者服务的创新
摘要 当今,我国将图书馆与教师、教学辅助设备作为高校发展的三大支柱。作为高校开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提供更多高层次的服务,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信息资源。新时期,要想图书馆发挥更多的作用,不仅需要全面了解图书馆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更需要了解图书馆读者的阅读类型,在明确二者关系的同时根据读者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读者服务。文章将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期刊文献就如何促进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提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 高校图图书馆 读者阅读类型 读者服务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7.081
作为图书馆工作的核心部分,图书馆读者服务一直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的为教师、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就需要高校在管理过程中抛弃传统管理理念,将信息设备融入管理进程中,促进资源的共享。为了更好的促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开展,接下来将从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类型、读者服务特征、二者关系以及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策略几方面进行分层次论述。
1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类型
在高校图书馆中,参与阅读的一般包括教师和学生,他们是读者服务的主要对象。在读者服务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两个主体的阅读心理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制定更为个性化的读者服务。由于教师与学生在学识、个人阅历、阅读目标各不相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阅读心理,而对于图书馆阅读类型不可一概而论,需要根据他们自身情况做出科学归类。根据实地调查可以看出高校读者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学术研究型、娱乐消遣型、实际应用型。
所谓的学术研究型是指学者在担任研究项目的过程中,为所研究的课题而产生的阅读需求,这方面的读者对书籍的数量、深度以及专业度都有较高的知识,所需书籍包括历史文献、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因此需要图书馆在馆藏方面、与国际科研成果接轨方面能够不断完善,满足学术型读者的阅读需求。
而实际应用型读者一方面是指老师,在教学改革不断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而这都需要教师大量阅读先进教学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应用于实践。而实际应用型读者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在掌握本阶段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渴望在实践中充分运用,为日后步入社会,更好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在学生刚进入大一时,没有学习方面、考试方面、科研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以轻松的心态投入阅读中,被归为娱乐消遣型,除此之外,部分学生与教师在学习与工作之余,为缓解工作与学习压力而进行的阅读也是娱乐消遣阅读的一部分。
2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特征
读者服务作为连接读者与图书馆的纽带,不仅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效果。新时期读者服务工作不断改进,适应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在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首先读者服务工作的中心发生重大变化,由最初以藏书为主向为读者服务为主,旨在通过创新读者服务工作吸引更多的读者阅读,且更加高效率的阅读。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知识水平偏低,年龄老化的现象,导致创新意识缺乏,对信息设备的操作以及系统的开发束手无策,以至于图书馆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无人才可用。与此同时读者服务在开展过程中,其突出问题表现在工作人员管理理念落后,服务态度有待改善,对管理工作的创新更加不积极,只求在工作中没有失误。除此之外,由于馆员与读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两者之间发生冲突现象频繁,且不能及时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众多文献资料出现闲置,浪费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众多高校在开设图书馆的过程中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借还”模式,网络查询、检索等环节还未应用,学生无法获取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起到阻碍作用。
其次读者服务的工作特点体现在服务的信息化与现代化,由于信息技术的融入,图书馆工作者不再注重书籍的印刷,而是将大量的书籍转化为电子模式,以电子的形势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再者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读者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历史文献以及学术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因此需求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读者服务人员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学生需求的变化,从而提供动态的服务。但是就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现状而言,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备已成普遍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资金的不到位,导致信息系统的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在工作开展的工程中经常会因断网、断电导致读者借还程序中断,图书馆自身网络平台的信息量较少,再加上网速卡顿现象的经常性发生,使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