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血栓形成影响分析.doc

发布:2016-12-12约2.2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血栓形成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和研究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时,采用β受体阻滞剂对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β受体阻滞剂(以美托洛尔为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形成血栓几率为18.33%(11/60),粥样斑块稳定率为83.33%(50/60),对照组患者形成血栓几率为31.67%(19/60),粥样斑块稳定率为68.33%(41/6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血栓形成影响重大,临床效果显著,在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中值得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并冠心病;美托洛尔;血栓形成;影响   高血压并冠心病[1]患者通常由于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等局部心肌缺血问题,带来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问题,每年因该病死亡人数也不断上升[2]。为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采用合适的药物治疗非常关键。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的是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散(以美托洛尔为例)治疗前后血栓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将疗效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收集的病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并冠心病行治疗患者,一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63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5.2±2.5)岁。所有患者皆依据WHO高血压并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3],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等临床特点,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构成、病程上都不存在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应用利尿降压药氢氯噻嗪(国药准字山东省莒南制药厂生产)2次/d,25~50mg/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国药准字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次/d,50~100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14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观察与记录血栓和粥样斑块具体变化情况,观察两个疗程后并发症出现几率,及时统计死亡病例。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各类观察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t或χ2对相应数据比较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栓形成和粥样斑块稳定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栓形成几率低于对照组,且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也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几率和死亡率比较 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远远小于常规治疗,且死亡人数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并冠心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该病的死亡率较大,高血压同时也是诱发冠心病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两者通常形成合并态势。相关的研究显示,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病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当发展到高危水平时,必须要使用高效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恶化的首先途径,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稳定范围内,只有血压保持稳定,进而可以有效减小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性[4]。随着降压药类型的不断增多,在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时的用药有效性则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实践证明,以美托洛尔为代表的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效果显著。   β受体阻滞剂[5]治疗该病的有效性不只是体现在良好的降血压方面,更重要的体现在利用不同药物作用机制达到综合性治疗的目的。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理是降低患者交感神经的活动力度,帮助患者减缓心率速。本次研究中,采用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增大等并发症的几率远远小于采用利尿剂降压的对照组患者,并且死亡率也极低,患者高血压并冠心病情况得到好转,为其健康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采用美托洛尔为代表的β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血栓的形成,同时也可以提高粥样斑块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降低了患者的心率数值,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丰,黄水金.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的地位应予加强[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05):421-424.   [2]赵天涯,高苹,林梅.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在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