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设计说课、评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设计说课、评课
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说课、教案、评课
一、学习内容分析: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唱游学科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1978年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曲分为三段,开头表达了少先队员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的自豪感以及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中间部分表现了少先队员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的决心,刻画了少先队员向着胜利勇敢前进的英雄气概。最后“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尤其是“向着胜利勇敢前进”三次不同音高逐渐上升的旋律成功地塑造了光荣的少先队员的音乐形象,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欣赏歌曲,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和特点,是本课教学的目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要准确地用语言来表达清楚心中的感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他们自我表现欲望较强,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有着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聆听歌曲,配上合适的动作来感知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通过创编简单的动作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同时,考虑到学生对乐曲的历史背景比较陌生,我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呈现丰富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在网上浏览相关信息,从听觉、视觉多方面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内容美,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使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进行曲风格。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感受雄壮有力和亲切抒情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并用不同的动作,和乐器将两种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学生感受歌曲雄壮、神气的进行曲风格,体会歌曲刻画的少先队员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乐曲伴奏下,学会即兴合作表演。
过程能力与方法:
1、从视、听多角度感受音乐的进行曲风格,体会歌曲中不同的情绪变化。
2、学生互相合作,根据不同的音乐情绪能选择合适打击乐器和相对应的节奏型。小组合作为歌曲伴奏。
3、学生熟练操作电脑,运用信息技术,根据自己的需求上网浏览、检索,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教学方法: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注重教法、学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主要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感知: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引入部分,我通过情景律动——播放《儿童团团歌》背景音乐,学生听着音乐律动踏着有力的步伐走进教室,把学生带入雄壮有力的音乐情绪中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给学生创设了许多视听结合的音乐环境,增加了学生对《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感性认识。
拓展性网络资源主要有:“少先队知识”、“进行曲专辑”、“音乐效词典”有大量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了解更多的有关少先队和进行曲的知识。
情境启思:
感知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听赏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段分析欣赏,进一步了解了歌曲中不同的音乐情绪,让学生们在理解中探究,在探究中理解。听赏音乐是相对抽象,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创设、再现真实的画面情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情境拓展:
信息技术以它的多媒性、集成性、情境性与交互性等优势来优化音乐课堂教学过程,学生被各式各样的媒体音乐所吸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环境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的渠道和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独立自学及合作交流等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整合,使学生的拓展学习全过程获得网络信息的有效支撑,有效提升学生自主拓展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四、学习方法: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他们自己学会分辨不同的音乐情绪特点,让学生通过听、唱、玩、演等多种学习方法,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学生不仅能听出音乐情绪的差异,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打击乐器和舞蹈动作将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来;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媒体使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