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误差修正模型与分析开题报告.doc

发布:2017-09-11约1.4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WENZHOU UNIVERSITY OUJIANG COLLEGE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题 目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误差修正模型与分析 专 业 数学 班 级 08统计 学生姓名 章颖颖 学 号 08205013232 指导教师 陈秀平 职 称 讲师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教务部制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的新趋势的背景下,居民储蓄是社会总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储蓄余额也不断增加,居民储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高储蓄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主要资金来源,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波动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有着重大影响。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倾向持续下降,储蓄存款年末余额持续攀升。居民低消费高积累以及储蓄存款高增长的现象,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正常增长的居民储蓄可以起到为社会经济发展积累资金、调节商品货币流通等积极作用,但过快增长的居民储蓄也会给我国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转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带来一定压力。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外生变量。因此研究利率变动和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对于考察中国宏观经济的利率传导机制以及深化对利率调控手段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居民收入是决定我国储蓄存款增长的重要因素。考虑到居民储蓄对于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利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居民收入、通货膨胀率、利率与储蓄存款之间的关系。 本文拟构建基于协整分析模型和误差分析的方法对居民储蓄存款因素的研究与分析。研究不同因素之间的差异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具有重要的意义。储蓄存款是建设资金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来源,高储蓄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居民对社会经济稳定、金融健康具有信心的表现。) 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 2011年11月,撰写开题报告,11月30日完成开题报告。 2. 2011年12月——2012年2月24日,撰写文献综述、完成外文的文献翻译; 3. 2012年2月——3月25日,完成论文初稿并提交审阅,修改论文; 4. 2012年4月12日前,完成论文终稿并按规定打印上交论文; 5. 2012年4月21日,准备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李焰: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2]宋静:中国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研究[J],金融研究1999年第6期。 [3]刘钦国:转轨时期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4]姜超: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 [5]孙凤、王玉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J],统计研究2001年第4期。 [6]刘旸:中国居民储蓄和收入关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7]李静: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基于1995-2005年省际动态画板数据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11)。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该开题报告论述了关于《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误差修正模型与分析》的选题背景和重要意义,阅读了国内外相关的一些文献资料,并掌握了误差修正模型以及其他评价方法,报告拟定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说明了研究的方法,制定了研究的工作进展日程表,基本符合开题要求,同意该学生开题撰写毕业论文。 签名: 年 月 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