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3均匀无耗传输线3种状态分析.ppt

发布:2017-04-19约2.17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3.1 行波状态 1.3.2 驻波状态 1.3.3 行驻波状态;ZL; 当传输线为半无限长或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时,ΓL=0和Γ(z)=0,ρ=l,此时线上只有入射波,没有反射波,传输线工作在行波状态。行波状态意味着入射波功率全部被负载吸收,即负载与传输线相匹配。; (1)线上电压、电流的复数表达式为:;(4)沿线各点的输入阻抗、反射系数、驻波比为:; 由此可得行波状态下的分布规律: (1)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振幅恒定不变; (2)电压行波与电流行波同相,它们的相位是位置z和时间t的函数: (3)线上的输入阻抗处处相等,且均等于特性阻抗,即Zin(z)=Z0。 ;1.3.1 行波状态 1.3.2 驻波状态 1.3.3 行驻波状态;ZL; 当传输线终端短路(ZL=0)、开路(ZL=∞)或接纯电抗负载(ZL=?jXL)时,终端的入射波将被全反射,沿线入射波与反射波叠加形成驻波分布。驻波状态意味着入射波功率一点也没有被负载吸收,即负载与传输线完全失配。驻波状态下,|Γ(z)|=1、ρ=∞。;由此可见,当终端短路时,终端电压反射波与入射波等幅反相;而电流反射波与入射波等幅同相。终端电压为零,而电流为入射波电流的二倍。;(2)沿线电压、电流和阻抗分析 (a) 沿线电压、电流的复数表达式; 当d=(2n十1)λ/4,(n=0、l、…)时,电压振幅恒为最大值,而电流振幅恒为零,这些点称之为电压的波腹点和电流的波节点; 当d=nλ/2,(n=0、l、…)时,电流振幅恒为最大值,而电压振幅恒为零,这些点称之为电流的波腹点和电压的波节点。 可见,波腹点和波节点相距λ/4。两相临波腹或两相邻波节相距λ/2。终端为电压波节,电流波腹。;(b)沿线任一点的阻抗;2.终端开路(ZL=∞) (1)终端状态 负载阻抗ZL=∞, ΓL=1,ρ=∞,因而: ;画出沿线电压电流的振幅分布,如图所示。;(3)结论: 开路时的驻波状态分布规律:与终端短路相比不难看出,只要将终端短路的传输线上电压、电流及阻抗分布从终端开始去掉长度λ/4,余下线上的分布即为终端开路时的电压、电流及阻抗分布。终端为电压波腹、电流波节。 ; 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纯电抗负载ZL=jX时,因负载不消耗能量,终端仍将产生全反射,入射波与反射波相叠加,终端既不是波腹也不是波节,但沿线仍呈驻波分布。此时终端电压反射系数为;此感抗可用一段特性阻抗为Z0、长度为d0(d0<λ/4)的短路线等效,如图中的虚线所示。长度d0可由下式确定: ;因此,长度为d、终端接容性负载的传输线,沿线电压、电流及阻抗的变化规律与长度为d+d0的短路线上对应段的变化规律完全一致,距终端最近的是电压波节点,电流波腹,该点距终端的距离为:λ/2-d0。 ; 综上所述,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无论是短路、开路还是接纯电抗负载,终端均产生全反射,沿线电压电流呈驻波分布,其特点为: (1)驻波波腹值为入射波的两倍,波节值等于零。短路线终端为电压波节、电流波腹;开路线终端为电压波腹、电流波节;接纯电抗负载时,终端既非波腹也非波节。 (2)沿线同一位置的电压电流之间相位差π/2,所以驻波状态只有能量的存贮并无能量的传输。故称为驻波。 ;1.3.1 行波状态 1.3.2 驻波状态 1.3.3 行驻波状态;ZL;式中终端反射系数的模和相角分别为: ; |Γ|1,表明反射波幅度小于入射波幅???,入射波功率部分被负载吸收,部分被负载反射,部分反射波与入射波叠加形成行驻波。 1.沿线电压、电流分布 终端接任意负载时沿线的电压电流复数振幅的一般表达式为: ;由此可知: (1)沿线电压电流呈非正弦周期分布; (2)当 即 时,电压取得最大值(波腹),电流取得最小值(波节),它们的位置用 表示。 ;由: 得:;(4)结论: (a)电压或电流的最大值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