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英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doc

发布:2017-04-02约3.5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年级质量分析本试卷信息量大,知识涵盖面广,渗透性强,注重实际情景和具体语境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较强的探究性和灵活性。试卷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精神,无偏、难和怪题。试卷着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体现选拔和指导教学两者并重试题的选材有一定的时代感和知识性,在选材中既注意了所选材料在题材和体裁上的多样性,又注意了所选材料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注重教育性及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落实了新课程中关于文化意识培养的理念。2:试题从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加大了能力考查的比重。试题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强调在特定的语境中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适当增加了测试词汇量,加强能力检测。如阅读理解考查的内容注重了对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深层次能力考查的力度。如“阅读理解”C注重了对归纳,推断和猜测整个句子等深层次能力的考查。阅读材料贴近生活,同时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生动有趣,并富有思想性。淡化语法,强调能力。语法知识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实践性。纯知识性的试题的比例减少到最低限度,命题者通过设置不同的语境,把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中心放到了根据上下文中和一定的语境中,让语法测试试题具有更积极和更现实的意义,能更多地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如语言知识的24、27、29小题,考察了单词和短语,但需要通过具体语境中选单词,短语。3.书面表达难度控制合理。书面表达是根据提示,MY DAY让学生写出一篇关于具体活动的短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绝大多数学生有话写,想写,乐写,接近学生生活,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能力的空间,加大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力度,使试卷更具现实性。书面表达题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要充分运用所学语言记录自己的真实情感,进一步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和工具性。因此本套题将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念。 答题分析: 参加本次考试的七年级总人数为284人,及格人数为176人,及格率为62.06%,均分为77.76。从成绩上看高分段和低分数段学生均较少,很大部分学生处在中等水平,从试题类型上看:共有八大题。从得分率高低来分析,总体得分率高的题有:听力题中的第一小题,单项选择、阅读理解A、B篇,选词填空,从方框中选句子。在这些题中绝大多数学生以满分出现。在本学期学生操练了很多句型,有购物、赞扬、问候、节日祝贺,学生能很好的听说。因此第一小题听力和后边的选句子填对话中学生能得心应手。在熟悉句型后能从语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单选考察知识全面。有be动词,人称代词it,、形容词、名词、动词短语、介词、疑问词等。选词填完题和本题其实质都是考察单词等的基础知识,但考题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感,灵活性强,突出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的转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单词关突破了,他们会很容易地做出来,并让他们懂得单词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阅读理解是在学生一定量的知识积累上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A篇题材新颖,图文并茂,学生能有激情地去读,B篇能运用技巧,排除生词障碍去文中获取正确信息,而这些都是需要在学生平时点滴积累,持之以恒地学英语。易错题型中:听力第二、三题中的11、12、13、14、15、19小题,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把握好听力中的but、no后的隐含信息,推断,变换句型,这几个小题都没有直接说出答案,如14题中的两个购物圣诞后,问题是“Where are they?”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模式去理解对话,而忽视问题,导致摸不着头脑做选项。阅读C篇中的54、55小题也是检测了学生的推理能力,而学生对文章理解稍微困难就造成做题的不顺畅,用方框中的词的适当形式也是学生犯错误的题,本题注重从知识到能力的提升,部分学生虽然词选对了,但不会灵活运用本单词造成语义语法的混乱,对部分特殊知识的记忆没有巩固。在任务型阅读中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特别是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欧美国家基本概况的了解情况。学生由于不细心造成the, of 等词的漏用,在补全对话中多数学生不会运用How old are you?在变不同人称时系动词的选用导致错误率很高。 教学质量分析 七年级英语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通过本次试题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不断优化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能力中求得平衡。七年级上册也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学生在适应中学生活后需要培养他们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在长期坚持记忆单词中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毅力,老师要不时地鼓励学生,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