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王艺谦(阿勒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疆阿勒泰 836000)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077-02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的认识,得出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以炎性渗出、干酪变质为主,空洞发生率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于结核非好发部位的发病率高,初诊正确率低。
【关键词】 肺结核 糖尿病 X线 计算机体层摄影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均与一般的肺结核患者不同,为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对我中心收治的一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例的影像学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中心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Ⅲ型肺结核患者78例,其中痰检阳性者73例,痰检阴性者5例。糖尿病史1至12年,男性65例,女性13例,年龄22-87岁,中位年龄49岁。全部病例均摄有胸正侧位片,39例同时作CT检查,25例同时作病灶或支气管断层。
1.1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以1999年10月我国糖尿病学会采纳的诊断标准,糖耐量实验:空腹口服葡萄糖75g后测2h血糖ge;11.1mmoL。
1.2 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以1999年国家结核病的分类方法,本组全部病例选取Ⅲ型肺结核,Ⅲ型肺结核约占80%,具有代表性。
1.3 对所有病例的病灶进行统计,统计病灶位于肺部各叶、段的分布特点,病灶的形态特点。统计初诊正确率,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依据文献统计结核的好发部位,肺叶、段的解剖部位,把双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和/或合并其它肺叶、段者合为一个统计单元,把右肺中叶、左上肺舌段合为一个统计单元,把双肺上叶前段、下叶基底段合为一个统计单元;后两个统计单元剔除合并双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病例。统计结果与文献对照组对比。
2 结果
2.1 病灶的分布 78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双肺上叶尖后段和/或下叶背段者49例,占62.8%;位于右肺中叶和/或左肺上叶舌段21例,占26.9%;位于一侧和/或双下肺叶基底段者8例,占10.3%。
2.2 病灶的形态特点 位于双肺上叶尖后段和/或下叶背段的病灶,大片状和块状影者42例,其他形态7例,发现空洞36例,其中9例表现为厚壁空洞,12例为薄壁空洞,15例为虫噬状无壁空洞,空洞直径最大者2.5cm,23例伴有支气管播散灶。位于右肺中叶和/或左肺上叶舌段者大片状和块状影者15例,其他形态6例,发现空洞者12例。位于一侧或双下肺叶基底段者大片状和块状影者4例,其他形态4例,发现空洞者4例。
2.3 诊断准确率 位于双肺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等结核好发部位者,35例初诊正确,15例误诊为肺炎、肺脓肿、肺部占位性病变,其中2例因痰检阴性,误诊平均达1.8个月之久,初诊正确率达71.4%;位于右肺中叶、左肺上叶舌段者初诊正确10例,初诊正确率约47.6%,误诊11例,多考虑肺炎,肺脓肿,支扩合并感染,2例痰检阴性者误诊平均达2个月之久;位于两肺上叶前段,两肺下叶各基底段者,初诊正确3例,初诊正率仅约37.5%。其余误诊为肺炎、肺脓肿、肺部占位性病变,2例痰阴者平均误诊达2.5个月。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在影像学上表现复杂,但仍有其特影像学特点,本组位于结核好发部位者仍占62.8%,但较非糖尿病肺结核者要低,位于右肺中叶和/或左肺上叶舌段,两肺下叶基底段、两肺上叶前段者明显增多,本组的发生率约26.9%,远高于张洁报道的14.3%,病灶分布广泛分布,以大片状和斑块状的干酪性肺炎、干酪性渗出灶为主。空洞发生率高,约66.7%,与Naramoto-A等报道的71.4%接近,远高于其报道的非合并糖尿病性肺结核53.8%的发生率。空洞形态多样、大小不一,但仍以虫噬状的无壁空洞为多。由于空洞发生率高,支气管播散灶也比较多见。
非结核好发部位误诊率高的原因,可能为部分患者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迅速,病灶广泛,又以干酪性肺炎为主,此型肺结核的血像一般较高,故易误诊为肺炎、肺脓肿,特别是痰检阴性者,误诊时间最长者可达4个月之久。
根据本组病例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以炎性渗出、干酪变质为主,空洞发生率高,于结核非好发部位的发病率高,初诊正确率低。因此,对于肺部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充分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