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纤维蛋白原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冠心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导致了许多不可逆的心肌损伤和心血管事件。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支架置入术已逐渐成为一种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然而,支架再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和预后恶化。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是血浆中一种很常见的蛋白质,可参与血栓的形成和稳定,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已有一些研究表明,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纤维蛋白原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纤维蛋白原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寻找预测支架再狭窄的生物标志物。
二、研究方法
1.对象选择:对于来源广泛且具有相似症状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选择。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将作为研究对象:
(1)年龄在45-70岁之间,无性别限制;
(2)冠状动脉造影后需要支架植入治疗;
(3)没有因其他疾病导致心肌损伤;
(4)符合国际支架学会(ISCI)关于支架再狭窄定义的标准。
2.数据采集:对于所有被选择的病例,将根据以下内容收集并记录数据:
(1)基础信息: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病史、摄入饮食趋势等;
(2)冠脉造影:冠脉病变程度评分(Gensini评分),重要支架再狭窄评估;
(3)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收集冠状动脉造影前24小时内的血浆来分析纤维蛋白原。
3.统计分析: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纤维蛋白原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来评估纤维蛋白原作为支架再狭窄预测指标的效果。
三、预期结果与意义
本研究分析冠脉支架治疗后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评估其与支架再狭窄的关系。我们预计该指标与支架再狭窄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预测支架再狭窄的新生物标志物。此外,该研究也为进一步了解纤维蛋白原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