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oc

发布:2017-01-01约5.93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历史教学又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才能使历史教学更直观、容易,被学生接受成了”重中之重”。计算机辅助的多媒体技术利用文字、声音、图象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由于计算机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所以,它为我们提供了更理想的教学环境。现根据几年历史教学积累与新教材初探,谈几点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浅显的看法。 1、用计算机辅助的多媒体能重现过去,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历史、感受历史。 电视、电话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计算机同样具有拉近历史与现实这项功能。历史,是已消失殆尽的史实,距离学生遥远而又陌生,单凭教师的夸夸其谈,久而久之,不但不能引起学生共鸣,而且使学生厌学,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但计算机辅助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等多种形式把书简上的历史直观、生动地重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平板的形象立体丰富化。学生在学习中”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讲原始社会北京人时,放一段《探索原始人》中科学家探索、研究野人痕迹的科学考证和科学推测出远古人类生活片段。如:北京人,使用打制器具,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穿树叶树皮,群居,住洞穴等栩栩如生的让同学们好象一下子来到了四五十万年前的生活场景。然后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原始人工具如此简陋,只能住山洞,群居方可以躲避野兽的袭击,对比今天我们的生活,自然地掌握了本堂课中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2、计算机辅助教学,可创设情景帮助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必然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课本中重要内容的图片,可以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激活学生的思维。依据课本内容制作的小动画课件,可以马上把同学们拉到创设的情景中来。 例如讲授战国七雄中首先通过大屏幕播放电脑制作的小动画,用美化商鞅,丑化贵族,招人喜爱的动画创设出当时辩论的场景,让学生在幽默、愉快中尽快进入角色,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在当时的必要性,同时投射出课本插图”商鞅舌战图”,并向学生解释这是画师根据课文内容作出的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座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对变法的贵族大臣们辩论。把动画、图片、课文内容对比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在多微空间中接受这节课传授的知识,学生兴趣大增,甚至能记住动画中部分人物的对白,比起教师口述,效果强多了,而且部分同学马上会继续翻看课本,看看课本上的描述,结果如何,顺其自然的把同学们的兴趣提了起来。 另外,插入歌曲、电影片段,同样能引起学生兴趣。现在的新教材,除了想一想,议一议,课本大字内容就这么一点点,且理论性较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创新,使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知识赋有新意。例如:讲《成吉思汗》一课时,先以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为导课,把同学们带入了蓝天白云,马羊成群的大草原,把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提了上来。然后伴随着一阵风铃声,屏幕上出现了一行文字”你知道他是谁吗?”和一幅图片,并与同学们交流,个别预习课文的同学喊出了”蒙古大草原”、”成吉思汗”、”铁木真”。这样,同学们在欣赏如画风景的同时,学到了第一个知识,并把思维拉回了课堂,蒙古英雄――成吉思汗。鼠标点击,风铃声再次响起,出现了”想一想”画面,”成吉思汗有哪些功绩呢?”老师播放《射雕英雄传》主题曲,在熟悉的旋律中,同学们喊出了不同的答案”统一中国”、”统一蒙古”……活跃了课堂气氛,自然引入预习课文《一代天骄》的崛起。5分钟后,自动播放节选影片《成吉思汗》,然后老师同同学们一起点论出成吉思汗的功绩,在观看影片、讨论中,同学们对成吉思汗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然后是几个电脑选择题、连线题,答对时电脑内是鼓掌喝彩声,答错时是语音”继续努力呀!”,这种及时反馈的特点是传统课堂教学很难做到的,这样可以使学习方式多样化,内容生动有趣,在游戏中完成题目,在娱乐中接受多媒体带来的知识。最后,教师将通过大屏幕显现元朝疆域图,介绍疆域范围,东起大海,西到地中海沿岸……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成吉思汗和元朝。 整个课件在讲课中一改传统历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