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doc.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
《电子技术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贯彻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类为数字电子技术。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各种基本功能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熟悉电子技术工艺技能和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正确使用元器件的能力、读识常见电子线路图的能力、测试常用电路功能及排除故障的能力。能复述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并能利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并能分析简单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为后续课程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内与课外实验,科技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加大实验比重,使学生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培养学生查阅科技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电学问题;
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具有团队精神;
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课程基本理念]
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充分体会有关电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技发展,有机结合时代的新产品;
创造团结协作的氛围,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知能力;
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与要求 考核要求 1 晶体二极管及整流电路 1、熟悉二极管器件的外形和电路图形符号
2、熟悉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和参数
3、了解整流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能进行简单的工程计算。
4、滤波电路的类型和应用 1.半导体的概念;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伏安特性;熟记硅、锗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和导通电压;知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了解硅稳压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等特殊二极管的外形特征、功能和使用常识;硅稳压管工作在反向击穿区起到稳压作用。
2.理解半波、桥式整流的工作原理,能进行简单的工程计算。
3.知道滤波电容参数的选用原则。 2 晶体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 1、三极管及应用
2、放大电路的构成
3、放大电路的分析
4、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1.了解三极管的外形,掌握三极管的结构、符号;
2. 掌握电流分配关系;
3.了解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主要参数;
4. 会画放大器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熟悉用估算法分析基本放大电路;
5.静态工作点设置不适当会造成截止失真或饱和失真,并知道消除失真的方法。
6.了解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稳定原理,掌握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7.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等于每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乘积。
8.熟记放大倍数转换成增益的定义式。 3 放大电路的负反馈 1、反馈的基本概念
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1.理解和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
2.掌握反馈电路的分类;
2.掌握判断负反馈放大电路类型的方法;
3.熟悉四种典型负反馈放大电路;
4.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 1.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及分类
2.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3.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4.集成功率放大器 1.了解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任务、基本要求及电路类型。
2.熟悉OCL、OTL功放电路的组成形式;理解工作原理;会计算它的最大输出功率和理想效率。
3.掌握复合管组合的原则,并能判断出复合管型和引脚。
4.掌握集成功率放大器由三部分构成。 5 集成运算放大器 1、集成运放的基本单元电路
2、集成运放介绍
3、集成运放的应用 1.了解集成运放的电路构成;理解差模与共模、共模抑制比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零点漂移、熟悉集成运放抑制零点漂移的基本方法;
3. 掌握集成运放的符号;
4. 掌握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以及虚短和虚断这两个重要结论;
5. 能识读由理想集成运放构成的三种基本电路(反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和差分放大器),能够计算出输出电压和平衡电阻。 6 逻辑门电路 1、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2、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3、逻辑门电路
4、TTL集成逻辑门
5、CMOS集成逻辑门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