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政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_教_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彝良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徐西湘
授课时间:2013年5月5日
年级:2011级 专业:现代农业技术 学生数:38 课 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技能 1、理解建设小康社会的特征;正确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
2、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3、结合小康目标及自己家乡新农村建设,学生谈谈自己对小康生活理解;
4、结合十八大习主席提到的“中国梦”,让学生在心目中建立起爱国、爱家,并积极努力参与到圆梦的队伍中来。
教 学
方 法 多媒体教学、成果交流、分组合作讨论
情 感态 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动中去。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教学难点 区分总体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程 序 内 容 新课课前
导入新课
新课
【播放幻灯】-邓小平提出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设问】
【学生活动交流】
【通过幻灯播放、案列分析讲解】
【播放视频】
【小结】
【过渡语】
【拓展】
【引导过度】
国家主席谈中国梦-【视频播放】
【小结】 幻灯播放新课标题、课程目标,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走进新时代》烘托出一种祖国欣欣向荣的气氛。
以我自己生活经历进行简单的梳理,(从煤油灯——电灯,收音机——黑白电视——彩电——座机电话——无线电话——手机,今天的电脑)。现在新世纪新气象,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新名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新名词始终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过渡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长期宏伟目标,他是谁最先提出来的?
1979年邓小平提出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播放幻灯】
到20世纪末,我们顺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链接新农村的变化图片】
你们现在的生活达到小康了吗?请同学们谈谈你心目中的小康生活:
小组讨论2分钟,由5个小组分别派一个代表起来回答。
预测学生回答:有车、有房、有用不完的钱、不受人约束…
教师引导:小康生活除了物质富裕还有精神文化、政治、环保等全面的小康。20世纪末我国顺利实现了前两个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征:
①总体小康的特征: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多媒体】利用幻灯片一一解释总体小康的特征。【画线部分属于板书(下同)】
【设问】同学们现在的小康标准是不是有所改变?
不再是单纯的有车、有房、有用不完的钱、不受人约束了吧?
【学生发言】
我们再看看老百姓心中的小康生活【视频】
②全面小康的特征:高水平、比较全面、发展比较平衡;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整体推进的全面小康。
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政治民主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充实,还包括人与环境的协调。目前要达到这个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十六大、十七大就为我们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p52
结合刚刚召开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十八大对小康目标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努力在2020年进入全面小康,我们梦想美好明天。【幻灯:新农村图片展示】
【设问】同学们:你们面对美好的未来有些什么梦想?学生先思考2分钟,然后各族选派1—2人起来谈谈自己的梦想。
【过渡语】幻灯片引入习主席一段话导出了人民的梦想与生活追求,幻灯片例举20世纪中叶来我国党和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事实。教导同学们“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 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拥有自已的梦想 ,实现自己的梦想”
现在我们听听新一届领导人谈“中国梦”
【视频播放】——习主席阐述“中国梦”
小结视频要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依靠我们人民的智慧、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奋斗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广告图片展示】激励学生正确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理念,告诉学生靠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双手才能实现我们自己的“中国梦”
小结:1、小康社会的特征中(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2、努力实现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