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养分吸收特性与钾肥利用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蔬菜的养分吸收特性与钾肥利用率的研究
朱静华 李明悦 高贤彪 王正祥 张国刚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天津市 300192
蔬菜是天津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它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天津菜田面积94.2万亩。菜田播种面积201.9万亩,复种指数2.14。为了获取高产出、高收益,农民肥料的投入成倍增长,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农业环境质量变得越来越差,特别表现在水、土、气等方面。因此要实现蔬菜的高产、高效、优质生产与科学的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是密不可分的。 天津市西青区是天津市蔬菜种植较集中地区之一。菜田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全区蔬菜面积58920亩。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需要实行合理、科学的施肥。在钾磷研究所的资助下,自2001年以来,选取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无公害蔬菜示范区为基地,开展了多种轮作制下以钾肥施用为中心的试验、示范共30个蔬菜品种80项田间对比试验,本文主要探讨当地种植方式和轮作制下的土壤养分变异、不同蔬菜品种对氮磷钾素吸收及钾肥当季利用率的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的选定 选天津市有代表性的菜园潮土--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无公害蔬菜示范区,面积2300亩,根据当地种植方式和轮作制选点进行田间试验。 1.2 供试土壤 选取耕层土壤(0-20厘米),其中包括露地,中小拱棚、日光温室等保护地。 1.3 分析项目及方法 采用ASI法[1]测定土样的速效养分含量。由北京中加合作土壤植株实验室完成。根据蔬菜主要轮作制采蔬菜作物样品分析氮磷钾养分吸收状况,由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完成。 1.4 根据当地种植方式和轮作制选点进行小区和大区示范。自2001年以来,开展了约30个蔬菜品种80项试验。 二、结果及讨论 试验区的菜田为老园田,种菜历史30年以上,由于大量施用有机肥,精耕细作,加速了土壤熟化过程,土壤肥力较高[2]。采用ASI法[3]分析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由于施肥量大,土壤养分含量变异明显。各种养分总变异系数平均为36.29%,其中大中量元素为28.75%,微量元素为49.87%;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除N素外均大大高于ASI法推荐的临界值指标,显著出菜田土壤的肥力特点。其中磷素积累明显。保护地平均有效磷含量是露地的2.48倍,更突出了磷的富集特征[5]。磷与微量元素的变异系数较大,体现了菜田的个体养分管理差异明显。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为12.4毫克/公斤,变异系数小于15%,大大低于ASI法推荐的临界值50毫克/公斤指标,这是由于蔬菜吸收量大,灌水频繁,在每作收获后,土壤残留很少。露地、保护地土壤有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35、149毫克/公斤,80%样点有效钾含量小于160毫克/公斤。从种植方式的农户习惯施肥看,大部分注重氮磷肥而忽视钾肥的施用。钾的补充主要靠有机肥的施用,部分农户选用三元复合肥。根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土肥所对北京效区大白菜地钾素的分级标准[4]:相对产量在70%-90%,土壤有效钾含量在141-200(毫克/公斤)的为中等钾素肥力水平判断。该地区土壤钾素属于中等偏下肥力水平,需要重视钾肥在蔬菜上的合理施用。 微量元素养分含量基本高于ASI法临界值指标,可在具体情况上进行施肥指导。从平衡施肥设计上提出补钾减磷增效的原则(表1)。
(表:表1 菜园土土壤速效养分状况 )
项目 露地(毫克/公斤) 保护地(毫克/公斤) 变异系数CV% ASI法推荐的临界值指标 范围 平均 范围 平均 露地 保护地 p H 7.7-8.2 7.95 7.4-8.3 7..89 1.5 2.4 OM 0.2-0.8 0.4 0.3-0.8 0.46 22.9 24.6 Ca 1471-3273 2662 1964-3848 2563 13.0 14.0 <400 Mg 382-1064 770 441-1798 969 24.6 23.9 <120 S 49-258 123.8 43-200 126 23.7 28.5 <12 NH4+ -N 4.3-26.3 11.5 6-65.7 14.6 14.6 12.4 <50 P 4.3-209.2 58 18.5-447.8 144 59.4 85.4 <12 K 82.3-279.3 135 84.8-245.6 149 23.3 26.6 <80 B 0.75-16.1 2.9 0.8-11.1 3.9 68.3 60.5 <0.2 Cu 2-19.1 5.1 2.9-12.8 4.9 58.3 35.5 <1 Fe 7.6-39.4 15.0 9.1-56.0 20.5 32.8 45.3 <10 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