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复习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
杨婷婷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新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实验制取方法。而中考考纲要求学生要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技能要达到一定的模仿水平,所以本节复习内容充分利用CER仿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能说出实验装置的仪器名称及操作要点;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
通过对比复习回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
通过问题分析及练习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回顾和CER实验回放及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利用CER仿真实验进行复习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应用
二. 教法分析:
(1)学情分析:初三年级学生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需要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因此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利用CER做好制备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实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同时,不断提供动对比讨论,提供动手、动脑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2)教学方法的确定:
探究法、多媒体辅助(CER)教学法
三 学法指导: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对比方法进行讨论、交流、展示、小组合作、互补长短、自我归纳总结,教师指导为辅。
四、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请同学们深呼吸,请思考:吸入的是什么气体,呼出的是什么气体?(集中学生精神,激发学生兴趣)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归纳和总结一下有关氧气、二氧化碳二大气体的制备、收集以及检验方法的相关知识,并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展示考点复习目标(投影仪)
1、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2、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和药品、操作步骤(包括仪器的组装顺序和操作顺序)
3、如何检验(或验满、验纯)
4、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学生活动(一):分组展示导学案“旧知再现”,学生展示、点评
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5分钟)
A B C D E
(1)写出上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A、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_____;选用B、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_____;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选用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 1、如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研究思路?
2、如何根据提供的信息、仪器、药品(或自选仪器、药品)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
观看多媒体,通过思考填空。题中装置选择的理由能基本上答对
回答教师提问,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获取信息,巩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习题的初探,一方面考察学生对原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体验气体制备与收集的思路,为课程的下一步进行做好铺垫。?使学生学会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如何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提高学习效率,拓宽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和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突出环节:
学生活动(二):
分组完成要求:
1、利用5分钟的时间各学习小组分别讨论完成一组探究。
2、看哪些小组讨论热烈、合作精神强、效果好?最后推选一名中心发言人,回答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本组或其他小组的同学可进行矫正或补充。(6分钟)(2-3分钟进行反思)
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装置及验证的对比
O2 CO2 方法1 方法2 第一组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①KMnO4
②KClO3
③H2O2 学习反思 第二组 反应状态,反应条件
(名称) 收集方法名称 方法1 方法2 学习反思 第三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