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_考前辅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考前辅导材料
一、本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
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学是以有关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的法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考试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今年3月份的考试,主要考核知识点如下(其中划横线的部分更重要):
各个章节的基本写作常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测试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填空、选择和问答题方面。
要会区分几种相近文体的异同点。如公告与通告,私函与公函,请示与报告,通报、通知和通告等的区别。
学会使用公文语言。包括一般性的公文语言、公文常用术语和一般常用的格式套语。
掌握几种重要公文的写作特点,包括格式、语言、写作要求等,并能撰写合格的公文。
掌握几种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图。
二、关于使用的教材及考试方法
1. 认真阅看录制的《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课件,对《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出台后录制的第四章促进就业、第五章劳动合同、第七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十二章劳动争议处理、第十八章工伤保险、第二十三章法律责任和监督检查要认真阅看,这几章的内容与教材内容有所不同,以课件为准。
2. 参考教材:《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黎建飞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3. 考试方法:
①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
②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10分),2),多项选择题(20分)3)简答题(40分),4)论述题(15分),5)案例分析题(15分)。
三、各章学习时需掌握的要点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1.劳动法的概念
2.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3.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4.劳动法的渊源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劳工立法
2.国际劳工组织的性质和机构
3.国际劳工公约与建议书的区别
第三章 劳动法律关系
1.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2.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3.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产生和消灭
4.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第四章 促进就业
1.劳动就业和内涵 公民的就业资格
2. 平等就业的法律规定
3.我国劳动就业原则
第五章 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的概念、形式和法律特征
2.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3.劳动合同的生效和无效
4.劳动合同的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
5.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条件和支付标准
6.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 集体合同
1.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2.集体合同的签订与审查
第七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工作时间的概念
2.我国工作时间的规定
3.休息时间的种类
4.延长工作时间及其限制规定,加班的概念,加班的法定条件和程序。
第八章 劳动报酬
1.劳动报酬的构成形式,工资支付的形式
2.最低工资的概念和构成
3.工资支付保障。
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
职业病的概念和范围。
第十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1.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概念
2.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禁忌劳动范围,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规定
第十一章 职业技能开发
1.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含义
2.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十二章 劳动争议处理
1.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征
2.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 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
3.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4.劳动争议的调解
5.劳动争议的仲裁 仲裁申请时效
6.劳动争议的诉讼。
第十三章 社会保障法概论
1.社会保障的概念和特征
2.社会保障的内容,
第十四章 社会保险法基本原理
社会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区别
第十五章 养老保险
1.养老保险的概念和特征
2.养老保险金的负担。
第十六章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的对象和范围
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
第十七章 疾病保险
1.我国疾病保险的范围和对象
2.疾病保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
第十八章 工伤保险
1.工伤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2.认定工伤的情形
3.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
4.工伤保险的无过错责任原则
第十九章 生育保险
我国生育保险的对象和范围,生育保险待遇。
第二十章 社会福利
1.社会福利的概念和特征
2.职业福利的概念和内容
第二十一章 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的主要内容
救灾救济的主要内容
第二十二章 社会优抚
1.伤残抚恤、死亡抚恤的主要内容。
第二十三章 法律责任和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的种类
劳动监察机构及职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