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讲_立案程序.ppt

发布:2017-06-06约4.57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立案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二、特征: 1.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公诉、自诉) 2.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公诉、自诉) 3.立案是法定机关的专门活动(公检法/纪检?) 三、立案的意义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一)材料来源: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获得的犯罪线索 2、单位、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 提出方式:口头或书面方式 3、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 (公、检、法机关应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经要求也可以在整个诉讼阶段对其姓名保密。)(区分诬告和错告) 报案、控告、举报 甲的汽车被盗,甲于是向公安机关陈述了这一事实,甲这一行为的法律性质是什么? 甲的汽车被盗,第二日,甲发现乙开的是自己的汽车(虽然更换了汽车号牌但仍可认出),遂前去拦车。在询问时,乙突然将车开走。甲追了一段路未追上,遂向公安机关陈述了这一事实,要求公安机关追究乙的法律责任。甲这一行为的法律性质是什么? A.报案 B.控告 C.举报   D.扭送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李某多次利用职务之便向境外间谍机构提供涉及国家机密的情报,同事赵某发现后决定写信揭发李某。赵某的这一行为性质是什么? A.报案 B.控告 C.举报   D.扭送 4、犯罪人自首 自首指犯罪人作案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接受公安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可向公检法任一机关自首。 接受——移送——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 (纪检、单位?) 5、其他方式。纪检部门(罗昌平举报刘铁男案) (二)立案的条件 某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案,称邻居何某坠楼而死,公安机关立即派人到现场进行了现场勘验。如果此事要作为一起刑事案件立案的话,那么在立案阶段应当查明的事项是( ) A 何某死亡的准确时间 B 何某是跳楼自杀还是他人谋杀 C 如果是他人谋杀,犯罪嫌疑人是谁 D 如果是他人谋杀,作案人的动机是什么 三、 立案的程序 立案的程序: 接受 审查 决定 注意:对不立案的监督: 1、控告人的救济 2、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 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以上规定。 2、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3、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4、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某县公安局接到孙某控告何某盗窃的材料,经审查认为何某没有盗窃的犯罪事实。县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处理?( ) A 不予立案 B 要求孙某撤回控告 C 撤销案件 D 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机关作不起诉决定 某伤害案,由于犯罪嫌疑人系当地公安局长的儿子,当地公安机关对被害人的报案作出了不立案的处理决定。被害人不服,向检察院提出,要求检察院对此进行监督。人民检察院应当如何处理( ) A 应该改变管辖,直接由检察院对此案进行立案侦查 B 检察委员会可以做出决定,要求该局长回避 C 可以直接书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D 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如果认为理由不能成立的,可以书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习 题 马某遭到牛某等一伙人的毒打,以致骨折、脑震荡,马某到公安机关控告牛某,公安机关以没有人能证明马某身上的伤是牛某所打的为由,通知马某不予立案。如果马某不服,他可以 A 向人民法院起诉公安局 B 向人民检察院反映公安机关不立案的错误 C 对此不立案决定申请公安机关复议 D 向人民法院起诉牛某 2.公安机关错误: (1) 公安局的值班人员对报案电话处理错误。公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