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名词解释.pdf
供应链管理名词解释--第1页
供应链:由直接或间接地履行顾客需求的各方组成,不仅包括制造商和供应商。而且包括运
输商、仓储商、零售商,甚至包括顾客本身。其目标是使供应链整体价值最大化。
供应链流程观点:
1、循环观点:供应链运作流程可以分为一系列的循环,每一个循环在供应链两个相邻的环
节进行。
2、推拉观点:根据是响应顾客订货还是预订顾客订货,供应链的流程分成两种类型。拉动
流程是由顾客订单驱动的;推动流程是由预计的顾客订单驱动的。
企业中供应链的宏观流程:客户关系管理(CRM)、内部供应链管理(ISCM)、供应商关
系管理(SRM)
如何引得战略匹配:理解顾客和供应链不确定性、理解供应链能力、赢得战略匹配
敏捷公司间范围:公司在与随时间变化的供应链各个环节合作时,获得战略匹配的能力
供应链绩效的几个驱动因素:
1、设施:供应链网络的实际地理位置,即产品储存、组装或加工的场所
2、库存:供应链上所有的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
3、运输:库存在供应链上点到点的移动
4、信息:整个供应链上设备、库存、运输、成本、价格、客户的数据和分析材料
5、采购:选择由谁来从事特定的供应链活动,如生产、储存、运输或信息管理。
6、定价:决定着在供应链上公司如何为商品和服务收费
周转库存:用于满足供应商两次送货之间所发生的需求的平均库存
安全库存:为了处理需求超出预期的情况而持有的存货,它是为了对付不确定性、
季节性库存:为了处理预测需求的波动而建立的
产品的可获性水平:库存的产品中能够准时满足需求那部分的比例
库存的衡量指标
1、平均库存:持有库存的平均数量
2、超过指定天数库存的产品
3、平均补货批量:平均每次补充订货的数量
4、平均安全库存:补充订货到达时所持有的平均库存量
5、季节性库存:仅为需求的季节性变化而采购的周转库存和安全库存的数量
供应链管理名词解释--第1页
供应链管理名词解释--第2页
6、满足率:运用库存使订单/需求得到准时满足的比例
7、脱销时间比例:某一特定单品是零库存的时间比例,这个比例可以估计缺货时期的需
求
运输的衡量指标
1、平均内向运输成本:占产品销售额或产品销售成本的一定比例的产品投入生产设施的
成本
2、平均入库装运规模:生产设施每次入库装运的平均单位数量或价格
3、平均外向运输成本:将货物从生产设施发送给顾客的成本
4、平均外向装运规模:生产设施每次发货装运的平均单位数量或价格
5、每次装运的平均外向运输成本:每次发货的平均运输成本
6、运输方式比例:每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比例
信息的衡量指标
1、预测时段:预测所针对的未来的一段时间。预测时段必须等于预测引发的决策的提前
期
2、更新频率:每个预测更新的频率
3、预测误差:预测需求与实际需求间的差别
4、季节性因素:季平均需求高于或低于年平均需求的程度
5、计划波动:计划产量或库存与实际值得差额
6、需求变动与订单变动的比例:即将到来的需求与发出供应订单的标准差
采购的衡量指标
1、应付天数:供应商完成供应链任务到获得支付之间的天数
2、平均购买价格:每年购买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平均价格
3、购买价格范围:在一定时期内购买价格的波动幅度
4、平均购买数量:每次订货平均购买的数量
5、准时交货比例:供应商按时交货的比例
6、供应质量:供应产品的质量
7、供应提前期:订货到产品送达之间的平均时间
定价的衡量指标
1、利润率:利润占收入的百分比
供应链管理名词解释--第2页
供